11月15日,一列长达50节的陕煤专列,驶入重庆龙头港铁路专用线。在现场作业人员精准、熟练的操控下,翻车机系统首次卸煤作业便取得成功。伴随着煤炭倾泻而下,顺利转入后续水路运输环节,这条连接西北资源腹地与长江黄金水道的铁水联运体系,“最后一站”被彻底打通,全程物流链路实现了高效无缝衔接。

翻车机移车平台正在进行移车对位工作。受访单位供图
铁水联运,优势在于结合了铁路运输大运量、长距离、高时效与水路运输低成本、低能耗、大容量的特点,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推动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一环。然而,转运环节的效率与顺畅度,一直是决定联运成败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考验最大的环节。此次龙头港翻车机的成功投用并高效作业,正是攻克了这一核心节点。
以往,货物从列车到船舶的转换可能需要多种机械、多次倒运,耗时较长。如今,现代化的翻车机系统能够快速、自动、连续地完成整列货车的卸车作业,极大提升了转运效率,减少了物料损耗和作业成本。50节车厢的陕煤专列高效卸货,充分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与先进性,为未来大规模、常态化的铁水联运业务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这一“打通”,意味着西北地区的煤炭等大宗物资,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综合物流成本,经由重庆枢纽,畅达长江中下游及更广阔的市场。
在这场打通“最后一站”的攻坚战中,重庆西车辆段作为铁路货车的“健康管理者”和“安全守护者”,其专业支撑不可或缺。铁路货车是联运链条中的移动载体,其技术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运输过程的安全与效率。从专列驶入前的技术状态检查,到运行途中的安全监控,直至在港区完成技术交车作业、卸货作业,以及最后的技术接车作业,重庆西车辆段的列检人员始终以最高标准履行职责。
该段与龙头港的深度合作,不仅是简单的业务衔接,更是深化铁路运输物流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重庆西车辆段将积极适应铁水联运新模式下对货车检修、维护提出的新要求,与港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协同工作机制。通过信息共享、流程对接、标准统一,共同做好转运场站内的车辆技术管理和安全卡控,确保每一辆进入港区的铁路货车都处于良好状态,每一批转运物资都能安全、准时地完成“接力”。(曹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