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留言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人文频道 > 重庆人文

艺动巴山蜀水 激扬时代奋进力量
经典重庆   2025/11/4 8:57:35


舞剧《杜甫》。

  十四艺节呈现了近年来国家文艺新高度新气象,文艺工作者新作为新风貌,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和务实举措。

  十四艺节拉近了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增强百姓的参与感,营造“美就在身边”的氛围,真正让艺术融入大众生活。

  十四艺节奏响了一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和鸣”乐章,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注入新动力,为川渝两地开启文旅共建共享的新时代。

  5万人次

  在渝举办的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展览开展仅10天就接待观众近8万人;23部文华奖参评剧目、4台参评节目组合共演出54场,吸引近5万人次走进剧场

  3100万人次

  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的广场舞、曲艺、舞蹈终评和惠民演出在重庆举行,吸引线上线下超3100万人次观看

  ■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韩毅

  巴山蜀水,艺韵流芳。

  这是一场艺术的盛会,是******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以来举办的一次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活动,呈现了近年来国家文艺新高度、新气象,文艺工作者新作为、新风貌,是加快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和务实举措。

  这是一个人民的节日,在渝举办的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展览开展仅10天就接待观众近8万人;23部文华奖参评剧目、4台参评节目组合共演出54场,吸引观众近5万人次走进剧场,其中19场线上直播更是创下1492.2万人次观看纪录……让艺术融入大众生活,把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直接拉满。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于9月23日正式启动,其中广场舞、曲艺、舞蹈终评和惠民演出在重庆举行,吸引线上线下超3100万人次观看;86支队伍、2150名演员汇聚山城,把不同地方的生活烟火、民俗风情都搬上了舞台。

  这是一项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川渝两地携手推出“戏剧双城记”等多元内容,以及“跟着演出去旅行”等精品文旅线路,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彰显中国气派、川渝特色,不仅持续打造了代表最高艺术水准的展示平台,更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取得新突破。其中,重庆5部作品参评文华奖,61件作品入选全国优秀美术作品、篆刻书法作品展。

  铸就文艺新辉煌,激扬时代奋进力量。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创新、开放、精品、共享、融合”之姿,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演绎巴蜀精彩,绘就时代新篇。

  艺术的盛会

  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

  本届艺术节集中亮相了100余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174个群众文化作品,并举行了开闭幕式、文华奖评选、特邀剧目展演、惠民演出、艺术评论等多项主题活动,实现“观百部大戏、赏千件展品、汇万众活力”的目标。

  这些参演剧目,艺术门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历史悠久、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想象和叙事手法独特的戏曲,又有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的话剧、歌剧和舞剧,更有体现鲜明中国风格的民族歌剧和民族舞剧等。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歌剧《尘埃落定》,描绘了一幅充满灵动与诗意、蕴含丰富藏族文化意蕴的风情画卷。该剧目曾获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最佳剧目奖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

  舞剧《杜甫》以“诗圣”杜甫的人生轨迹为叙事主线,意象化呈现其“壮游羁旅、长安十载、弃官归隐、登高望远”历程,将诗词意境转化为视觉意象,实现历史题材的现代表达,为观众构建起触摸大唐兴衰与文人风骨的艺术通道。作品曾荣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四度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经典片段《丽人行》创造全网40亿流量神话,被业界专家誉为国潮美学的“舞蹈先行者”。

  舞剧《天下大足》,取材于大足石刻群丰富的经典造像作品,将其化作展现大足百姓向往“人间小满”美好生活的意象。其舞台设计不仅还原了大足石刻的经典造像,还将其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展现了充满生活气息的南宋川渝图景,让观众在虚实相生的场景中感受到岁月的凝固与历史的延续。

  此外,话剧《谁在敲门》、双人舞《惊鸿》等优秀作品,同样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群英荟萃,少长咸集。群众文化作品同样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等门类,生动反映了群众文艺工作者扎根生活的创作理念,真挚抒发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折射出新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

  比如,混声合唱《青山借我九丈九》,是基于渝东南苗族“郁江号子”和土家族“阿拉调”创作的男女声组合唱作品,以苗乡人民与青山的深情对唱,谱写出乡村振兴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群舞《永生》将街舞的先锋姿态与当代舞的叙事张力相融合,将红岩精神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肢体语言,为革命叙事提供了更具时代共鸣的艺术表达路径;梁山灯戏《歌声嘹亮》,融合了本地民间文学、歌舞、音乐、美术、杂耍精华,形成了“嬉笑闹、扭拽跳”的独特风格;相声《第十次》,以基层群文工作者日常工作为主线,生动展现了群文工作者在艺术创作与群众服务中的坚守与奉献……

  本届中国艺术节还集中亮相了京剧《齐白石》、杂技剧《先声》、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优秀作品,汇聚了濮存昕、靳东、刘敏涛等众多知名演员。

  以丹青之韵、金石之趣、光影之美,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览,同样为广大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本次三大展览共展出作品1000余件,其中美术类作品510余件、书法篆刻类作品320余件、摄影类作品290余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书法、篆刻、摄影等多个门类。

  这些作品描绘了社会发展的恢宏气象,刻画了精神昂扬的人民形象,展示了艺术探索的守正创新。

  本届艺术节集中呈现了近年来国家文艺新高度、新气象,文艺工作者新作为、新风貌,是牢牢把握新的文化使命,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和务实举措。

  人民的节日

  让艺术真正融入大众生活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本届艺术节特别设置了“青少年艺术创演周”,以创新赋能艺术为主题,组织川渝两地中小学、高校艺术社团与全国知名艺术院校开展剧目展演、剧本围读、音乐原创新作展示以及VR、AI艺术展陈等,集中展示当代青少年创演成果,激发年轻人的创作热情,培养年轻人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的胸怀和格局,让艺术“年轻起来”“潮起来”,让艺术在时代浪潮中焕发永恒魅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重庆举办的“点亮生活”青年艺术周,设立了三大核心板块。其中,“点亮创想·青年戏剧种子计划”和“点亮艺境·新声戏剧汇”板块,组织青年创作者与业内名家大咖共同参与剧本演读、同台飙戏等戏剧互动交流。“点亮意趣·无界新空间”板块,巧妙地将艺术科技创新成果与演艺新空间概念融为一体,不仅搭建起青少年展示才华、交流互鉴的舞台,更激活文化创新的“一池春水”,让艺术节真正成为人民的节日,成为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一抹亮色。

  观众在追剧,剧也在追观众。本届中国艺术节还将文华奖、群星奖参评作品的惠民展演舞台从剧场搬到社区、街区、景区,推动从“台上演”向“全民享”的转变,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拉满”。

  这份热闹并未局限在剧场,而是延伸至街头巷尾。47支全国优秀群众文艺团队走进重庆江津、永川、沙坪坝等9个区县开展惠民演出,把精彩节目送到了广场、学校、军营等地,吸引10万人次现场观看,让群众文艺走到了市民的身边、心里。

  艺术节期间,在重庆永川、江津、沙坪坝、綦江、巴南、九龙坡、大渡口等多个区县的街头巷尾、公园广场、军营校园,一场场特色鲜明、精彩绝伦的艺术演出、非遗展示轮番上演。舞台上,歌声婉转,舞姿翩跹;场馆内,技艺精湛,创意新奇。

  除了舞台艺术外,本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亦然。该展览全力拉近艺术与公众的距离,增强百姓的参与感,营造“美就在身边”的氛围,通过开展名家讲座、艺术家导览、艺术工作坊、“美术馆奇妙夜”等活动,推动美术馆从艺术殿堂转变为开放、温暖的城市艺术会客厅,真正让艺术融入大众生活。

  艺术不只是舞台上的表演,还是眼前的生活。诚如本届中国艺术节,既是艺术的盛会,也是人民的节日。

  标志性成果

  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时代华章,在奋进中书写。

  舞台上,长袖如云,鼓乐和鸣;剧场外,彩云层叠,灯影摇曳。

  作为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本届中国艺术节在川渝举办,更是奏响了一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和鸣”乐章。

  艺术节期间,川渝两地推出了一系列跨界、跨地域的联动活动,既挖掘巴蜀文化艺术深厚底蕴,也引导文艺活力辐射到更广领域。

  比如,川渝携手推出了“跟着中国艺术节游川渝”100个文旅特色场景,邀请游客和观众共赴盛会。这些文旅场景包括重庆解放碑、北城天街、洪崖洞、大足石刻景区、万州天生城文旅街区,四川成都锦里、广元大蜀道不夜三国城、南充阆中古城等,涵盖夜游经济、文博艺术、科技艺术、特色街区、文创市集等多元领域,将艺术欣赏与旅游体验有机结合,为游客提供丰富体验。

  重庆精心推出10条特色旅游线路,包括“两江艺境·都市人文线”,供游客穿梭于美术馆、剧院间,感受都市艺术脉搏;“艺术聚落·创意新潮线”,供游客在创意街区与博物馆中邂逅新潮艺术;“光影潮玩·赛博都会线”,供游客于潮流之地体验赛博朋克的魅力。此外,还有“红色印记·烽火记忆线”“武陵奇峡·生态秘境线”“巴蜀遗珍·非遗古城线”“诗画三峡·文化寻踪线”“乌江画廊·地质奇境线”“温泉养心·山水疗愈线”“巴蜀走廊·艺术联动线”等线路。

  与此同时,重庆56家热门旅游景区对持有十四艺节观演门票或相关凭证(嘉宾证、演职人员证、演员证)的游客,推出5折以上门票优惠福利,邀游客共赴艺术与美景的盛宴。

  重庆还举行了特色无人机灯光秀等文旅项目,让文化惠民有温度、有力度。

  在宽窄巷子的烟火气中邂逅川剧表演,在洪崖洞的璀璨夜景里听一曲四川清音……川渝两地打破剧场与景区界限,让静态历史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对话,将文化影响力转化为旅游吸引力,使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在八方来客的心中泛起久久涟漪。

  整合文化资源、推动区域协同……本届中国艺术节,不仅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注入了新动力,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更为川渝两地开启了一个文旅共建共享的新时代,必将推动两地文旅统一大市场加快构建、文旅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交流提质扩面、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融合中走向世界。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
薪火传千年雅韵 笔墨绘时代新声 艺术之花绽放
艺动巴山蜀水 激扬时代奋进力量
“重庆之夜”交响音乐会即将奏响《莫扎特专场》
2025年重庆市江北区“红岩思政·榜样力量”
忠县土家奶奶七十一岁学画 七十四岁受邀参展国
重庆高质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