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渝中区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渝中精彩一页”系列主题发布会,介绍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成效。
“十四五”期间,渝中区创新构建“1+7+11+N”城市治理指挥体系,打造区城治办、区治理中心、“两办”值班室一体指挥中枢,纵向贯通解放碑等7个一线指挥部和11个街道基层治理中心,横向协同****、应急等N个部门,全面提升城市便民服务效能和风险防控能力。
在渝中区治理中心,一块巨型屏幕实时跳动着各类数据——这里汇聚了231类、65.78万个物联感知设备,覆盖2005栋高楼、51座桥梁、13个隧道及2032公里地下管线,构建起感知态势“一张屏”、风险管理“一张图”的智慧中枢。
“我们落图管理高楼消防、防洪排涝等180类、1.25万个风险点,实现‘清单—地图—场景’三位一体综合管控,为城市安全运行装上‘数字慧眼’。”渝中区治理中心主任陈大斌说。
依托智慧服务体系,渝中区将1451项服务事项搬上“云端”,“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9.45%,7.4万件群众身边“关键小事”实现闭环解决,办结率100%。
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渝中区坚持“投融建管运”一体化、“留改拆增升”全路径,实施十八梯、山城巷等城市更新项目,累计焕新老旧小区800万平方米。高效利用“边角地”“闲置地”等城市空间资源,新建小微停车场54个,新增、共享停车位7953个,解放碑商圈建成投用全国首条7.5公里地下环道,缓解地面30%的交通压力。
同时深化打造涵盖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综合服务的“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迭代建强“街巷里的就业创业平台”“屋檐下的学习课堂”“家门口的医疗诊室”“楼底下的文化中心”“社区中的养老驿站”,让日常公共服务不出街道,基本生活服务不出社区。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也为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赋能。渝中区打造重庆首个景区综合执法场景,洪崖洞景区综合执法专班实体化运行,旅游投诉同比下降21.31%。推动街道城管执法与综合执法深度融合,破解网约车线下揽客、占道经营、旅拍乱象等一批城市治理难点问题。深化跨区域执法联动,联合九龙坡区、沙坪坝区组建城市巡逻队、共建禁渔巡护站,有效扫除监管“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