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星座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经典推荐

重庆 成都 西安总体规划比较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07/1/22 9:32:54

东方网12月7日消息:在前不久召开的京津沪渝穗规划工作交流会,重庆、成都、西安这西部三强完成了远景到2020年的总体规划,现将三市规划作一比较。
  一、城市定位
  重庆———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定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重庆直辖市的****、经济、文化中心。
  成都———西部最强竞争力的都市区。定位:四川省****、经济、文化中心,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西安———西部最重要中心城市、世界旅游之都。定位: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中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西部及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城市定位,不仅是城市规划建设者的目标,也是国家对城市地位的认同。从三城各自的城市定位看,成都提出建西部竞争力的都市区,西安口号则是做西部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世界旅游之都,两者可谓针尖对麦芒,只有重庆的长江上游最大的中心城市的定位与国家批准的一致,符合重庆人一贯务实的作风。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否正说明成都和西安的宣传力度大一些呢?面对近邻成都名目繁多的诸如“第四城”、“东方伊甸园”、“红粉第一城”、“西部第一市”等包装,我们又会想到些什么呢?
  二、区域城镇体系
  成都:城镇体系形成“一心多级、走廊布局”的空间格局。其中,成都发展成为特大中心城市,都江堰发展成为大城市,邛崃、彭州、金堂、崇州成为中等城市。区域发展构筑绵德成眉乐城市带,以成都为中心,形成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城市带。
  西安:建立“西咸一体化”为主体的都市圈,东到渭南,西到杨凌,北到三原,南到长安,总人口1200万。带动包括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韩城、华阴、兴平等关中八个城市在内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总人口2500万,城镇人口1500万。
  重庆:建立“一心多极网络式”的城镇体系,以都市圈为核心,主要交通线为发展轴,把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以及黔江等6个城市设计为50万至100万人口以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其中把万州建设成为重庆第二大城市,将其余25个区县****所在地规划建成2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
  中心城市与各级城镇相辅相成,小城镇依托中心城市发展,接受辐射;中心城市以小城镇为腹地,获得发展空间。重庆、成都、西安西部三强在各自的范围内的首位度很高,缺乏二级城市支撑。三强各自的城镇体系中,以成都为首的川西城市群实力明显高出一筹,关中城市群次之。重庆都市圈周围的城镇万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等规模较小,但重庆对周边的达州、广安、南充、内江、泸州、遵义等也有很大的影响力,重庆的区域城镇体系并不局限于行政区划范围内。
  三、城市规模
  重庆:都市区规划面积5473平方公里,其中主城面积2737平方公里。人口规划2020年930万,其中城镇人口880万。
  成都:都市区3681平方公里,人口800万,其中核心区600平方公里,人口500万。
  西安:都市区规划面积1000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其中西安核心城区,规划面积600平方公里,人口600万。
  城市规模是城市实力的最大体现,也是网民最热中的话题。自建国以来,重庆一直稳居全国十大城市行列,而成都、西安则在十名左右徘徊。改革开放后沿海经济起飞,深圳从无名小卒跻身十大,广州则稳超天津、武汉、大连、青岛、杭州等城市十大边缘城市拓展速度也令人刮目相看,西部三强都有被挤出十大城市之列的可能。新一轮的西部老大争夺中,重庆突破两山的限制,规划不论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还是人口都稳操胜券。但是咸阳纳入西安总体规划,成都也将扩展到双流县境内,重庆西部老大的地位充满变数。
四、交通枢纽
  重庆:建成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长江黄金水道和空中航线为骨架,以城市道路、城市铁路、城市轨道、快速公交、快速水运为主体,各种方式有机衔接、功能完善、快速便捷、国际国内通达、高效能的综合交通体系。力争2010年把重庆建设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公路:2010年建成高速公路以“二环八射”为骨架的快速交通体系。铁路:建成以“一枢纽六干线”的国家干线铁路为骨架,江北火车站为主要客运站,兴隆场为主要编组站,唐家沱、土桥为货运站,团结村为全国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铁路枢纽。
  西安:建成面向国际的航运中心、国内重要的公路和铁路交通枢纽、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构筑以高速公路、铁路、航道为构架的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辐射全国的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枢纽。公路:全面建设两环六射“米”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和”一纵两横三环”的次骨架。铁路:把西安建成六大铁路枢纽之一,新建西安集装箱中心站、扩建新丰镇编组站、新建西安北客站和改扩建西安站等项目,把西安枢纽建成全国六大铁路枢纽之一和全国18个集装箱中心站之一。
  成都:在庞大的川西城市群和周围众多旅游景点的支撑下拔的头筹,利用成都铁路局的存在,铁路干线成为其交通枢纽竞争中的关键一环。铁路:加快成都北编组站及连接线的建设。在成龙公路南侧建设成渝高速铁路,并预留宝成、达成、成昆高速铁路通道。将成都南站建设成为成渝、成昆、宝成、达成高速铁路客运站和轨道公共交通枢纽。在龙泉组团大面镇预留第三客运站选址。公路:完善“环形+放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架构。建成成绵、成渝、成雅等10条高速公路。
  改善交通是提升城市区位条件的快捷方式,城市的兴起大多是以交通为先导的。交通枢纽之争也就是城市间发展空间的正面冲突。几乎每一条交通干线的规划到施工建设都有沿线各方角逐。
  西安是通往西北的咽喉,作为西北交通枢纽的地位没有丝毫争议。而成渝同处西南,自然是都以西南地区最大交通枢纽的地位为目标。
  在这场竞争中,高速公路因融资渠道畅通,各自可以很快的完成环线和放射状的布局,没有多大悬念。在空港枢纽的竞争中,成都在庞大的川西城市群和周围众多旅游景点的支撑下拔的头筹,以超出重庆空港一倍的吞吐量遥遥领先,短时间内重庆还没有挑战成都的实力。铁路干线是交通枢纽竞争中的关键一环,成都因成都铁路局的存在而暂时领先,而重庆因渝怀铁路和沿江铁路的修建也潜力不容小视,争夺的焦点就集中在兰(州)渝铁路是否经过成都(规划的兰渝铁路是未来西北南部沿海最快捷的出海通道,一种方案是由兰州经甘肃南部、广元、南充至重庆,一种方案是经甘肃南部、川西高原、成都到重庆)。当今是水运复兴的时代,东南亚各国经济的繁荣无一不是伴随着海港的兴起,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有7个云集于此。重庆去年水运量再次超过铁路也是水运复兴的体现,水运逐渐成为重庆竞争西南地区最大交通枢纽的最重要砝码;不过成都也不是坐以待毙,转而巨资兴建泸州港以分流。
  五、空间结构
  重庆:“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一城”指主城,“五片”指按两江四山的山水格局将主城分成五片,“多中心”指城市中心和多个城市副中心,“组团”指片区内由于地形地貌及其他条件分割形成的相对对立城市发展区域。
  成都:放弃修环路的摊大饼模式,新一轮总规中提出了走廊式发展、南北展开、扇叶式布局,多中心结构,功能混合化,在核心区发展****商务区,行政功能区外迁,居住向新城聚集的城市新格局。
  西安:“一城六心”,“米字型”构筑西安大都市圈。“一城”指西安中心城市,就是以唐长安城为核心区;“六中心”,指在西南方向形成以户县、高新新区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北方向形成以新筑、临潼为主和以阎良为主的两个副中心;在渭北方向形成以高陵跨过渭河、泾河工业区为主的副中心;在东南部方向形成以蓝田为主的副中心;在西部方向形成以周至为主的副中心。
  重庆受山水地势分割,历来以组团式发展;成都则以环状道路布局,形成摊大饼发展模式;西安承袭唐都长安的正东西南北棋盘道路网,是典型的“方城”。组团式发展是城市分散与集中的有机统一,这种结构既保持了特大城市的规模优势,又尽量减少了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这种即分散又集聚的城市结构是当前世界众多特大城市共同追求的目标。新规划中成都、西安都强调了外围组团的发展,也可以说正是对重庆的组团模式的肯定。
  三强出路,一体化提升城市品牌。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加入WTO,城市间的竞争和较量转移到更高层次上进行,也即是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带。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显现出强大的一体化发展势头,正在形成以沪为龙头,宁杭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以港深穗为轴线的珠江三角洲;以京津为箭头,大连青岛为两弓端的环渤海等三大城市经济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庆、成都、西安这西部三强只有发挥各自的竞争力优势,加强分工和合作,才能促进共同发展,通过一体化提升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竞争力。
 
更多>> 相关资讯
最好听、最难听的方言前三名
重庆-西部长江上游参与国际开放的窗口
重庆 成都 西安总体规划比较
最新发现,"成渝"将成为中国国内最严重的****问题
【城市PK】:PK最火暴的10大城市
2006年第一次到重庆给我的最真实感受
滥竽充数,谭氏官府菜败走重庆
重庆125、135规划的重点:打造西部的巴东横区
我恨重庆 你让我患上相思病
魂牵梦绕的重庆—不得不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