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梯顶端是一家米线摊
■爬累了歇一歇
■美女们累得东倒西歪
解放碑的白领不用去健身房想减肥就来这里吧
地点
下口在一号桥达美城市花园车库入口旁
上口在七星岗巴渝世家小区入口旁
难度
路长10段161级台阶,坡陡约50度
其中一段连续59级台阶
石梯,重庆人称之为梯坎,一向是有高度和坡度的,那高度衍生于山与山的比肩之间,这些威名在外的石梯在无声岁月里已成巴渝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这个春天里,一群徒步爱好者,穿梭大街小巷,为我们寻觅隐匿于井巷里的那些城市符号。
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看来,石梯最知名要数十八梯,最宏伟的或许是建兴坡。然而,昨日,徒步发烧友黄先生讲,在他眼里,最陡的,要数渝中区一号桥至七星岗的无名石梯,有10段161级,整体坡度约为50度,其中一段有59级不设休息平台,即便是经常爬山的年轻人要一口气爬上去也非易事。
黄先生诙谐地说,解放碑的白领们想减肥,根本不用去健身房,也不必顶着太阳在步行街散步,只需坚持利用中午时间到这里爬坡,保管个个杨柳腰。
由于这坡石梯的独特层次感和光影郊果,暗藏城市文脉韵味,正吸引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定格重庆城之美。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夏祥洲 冉文 实习生 杨薇玲 王巧茜 摄影报道
记者体验
用上小学课本登山技巧
石梯上入口在七星岗巴渝世家小区往解放碑方向的出口旁,下入口在达美城市花园车库入口旁。
经常走这坡石梯的李国伟介绍,走石梯是个技术活,80后小学课本里《登泰山》一文中所讲的登山技巧,在这里可以得到很好实践:起步不要太快,要走“之”字。
从达美城市花园车库入口开始计算,石梯共有161级,分10段,一开始每段都在10级左右,最后3段,都是单坡超长石梯,倒数第2段最长,共计59级。
重庆晚报记者从坡下开始登梯,一开始还能保持每秒1级的步伐,到中段70多级时已经开始大口喘气,倒数第3段开始,速度慢到每两秒甚至3秒1步,花了近10分钟才到达顶端。
听从李国伟的建议,采访结束后,记者回到坡下,“之”字形行进,几乎没有停歇一口气,5分钟就到达坡顶。
两次大修
这里成为摄影风景线
从坡下往上爬,石梯右侧是巴渝世家小区车库,左边有两栋老式楼房,门牌名称为“下安乐洞”,里面住着数十户居民,每天都要上下这段石梯。他们说,“经过两次大整修,如今石梯规范安全多了。”
石梯属于民生路社区,社区干部罗女士回忆,2004年前石梯破败不堪,走路崴脚、摔跤是常事,2004年石梯第一次大修,对石梯基础进行加固,设置了多个休息平台。
“现在顶部几段,因为地形限制无法设置休息平台,但比起曾经的破败已有天壤之别。”罗女士说,2010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的整修,完善了护栏。
摄影爱好者熊国成说,因为这坡石梯落差大带来层次感和光影效果,加之蕴藏的城市文化,现在有不少摄影爱好者喜欢到这里采风,成为一道正在被挖掘的风景线。
小摊食客
吃米粉半截身子悬空
石梯上入口平街的台阶上,有人每早搭起小面摊。说是面摊,其实摊主大姐只卖酸菜米粉米线,吃米粉也是技术活:半截身体坐在恰恰能安放一个小木凳的石梯上,半截身体腿部以下悬吊在外面,津津有味地吃着。
如果要把面放到凳子上,只得侧身而坐,这样身体都悬在外面,一个不小心就容易摔倒。摊主大姐说,来吃米粉的都是老顾客,10年前开始卖米粉至今,没有一个人因为吃米粉而摔倒。
“吃的不仅是三块五一碗的米粉,还有石梯悬坐的技术,你要保证重心在落座的板凳范围内,此外最好双脚着地,不要跷二郎腿。”正在吃米粉的老顾客说,这是他们的技术。
记者发现,上午9时30分过后,这段石梯的行人明显减少,卖米粉的大姐说其实不然,“9点半过后,那边家佳喜商场有电梯上到9楼,从商场出来通过巴渝世家停车场出口,一样可以到达七星岗。”
台阶也有国标
据了解,室内外台阶都有国家强制标准,其中《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米,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米、小于0.10米,踏步应防滑;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设置成坡道。
规定还要求,室内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少于3级、超过18级。虽然室外梯段没有强制性规定,但一般会参照室内楼梯规定,因此新建石梯再难看到单坡超长的情况。
按照国标,重庆晚报记者注意到,这处无名石梯大部分踏步宽度只有0.28米左右,大部分高度0.16米,宽度不足,高度超标。
曾经改造这坡石梯的人士表示,石梯是按照国标设计的,之所以实际测量有差距,一是施工过程中的误差,二是多年使用导致变形。
该人士表示,由于地形狭窄,当时为了尽可能满足国标,才出现了59级石梯没有设置休息平台的原因,如果设置了休息平台,这个误差将更大。
下一页:重庆这些石梯 欢迎你去挑战
储奇门十八梯
十八梯上接较场口,下接厚池街,有200多级,为减轻爬坡之苦,特将长石梯分为18层台阶,所以称为十八梯。
凯旋路云梯街
上下相差50米,下面从重庆复旦中学门口开始,上面在磁器街结束,相当陡峭。为解决人们爬坡上坎之累,上世纪80年代,那儿修起凯旋路电梯,成为重庆城特有的一种公共交通工具。
轻轨3号线唐家院子站石梯
从唐家院子站2号出入口出来后,走过两段长长的石梯,上行到达最后一级石梯,有184级,谐音重庆话“要爬死”。轨道交通方面已考虑到这一因素,爬不动的你可以乘坐免费扶梯。
重庆工商大学石梯
一共有375级,可以一直走到工商大学后门,直通南山。
建兴坡大梯道
连接两路口和菜园坝的建兴坡梯道,呈橄榄形,最宽处约20米,最窄约8米,共200多级。梯道两边尽是商铺,甚是热闹。
千厮门梯道
小什字家乐福旁,一条梯路直达嘉陵江边,长约200米,宽约6米,市民可以便捷地回味老重庆的码头文化。
川外彩云梯
200级彩云梯连接山上和山下校区,不仅是学生们的必经之路,还是学校运动会上的竞赛项目。每年运动会的时候,都有一些外地新生信心满满地站在起点,但是还没到终点,就累得气喘吁吁了。
西政绝望坡
西政渝北校区的绝望坡是一条漫长而陡峭的斜坡,由于这里很是安静,也有不少情侣来此约会。竹林深处,听着鸟语,呼吸着新鲜空气,还有佳人陪在身边,这样的场景,确实不是所有校园都能有的,所以,西政学子对它是又爱又恨。
重邮减肥天梯
“天梯”是重邮学子的叫法,指的是一个著名的连续长石梯,两边都是宿舍,女生宿舍位于最顶端,这意味着他们每天都要跟天梯打交道。重邮妹子要减肥,申请一间山顶宿舍保准成功。
■美女们身材好,爬坡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