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留言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重庆美女 > 流行话题

因何过七夕? 向织女乞巧 按西方情人节过 你咋选
经典重庆网   2013/8/14 14:29:07


8月13日,“泉城形象大使”在济南护城河畔放荷灯。新华社发

  北大教授发微博称:七夕节实为女儿节

  记者调查:七夕节正在沦为山寨版“西方情人节”

    记者 兰世秋 实习生王曚昀

  8月13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七夕节。如今,不少人都把七夕节当成“中国情人节”。昨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发微博称,七夕节并非情人节,而是真正的女儿节。七夕节被误读了吗?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为何会变成山寨版的“西方情人节”?

  8月13日,重庆洋人街,情侣坐在缆车上。当日户外温度达到39℃,不少情侣还是选择外出游玩过节。特约摄影 谢智强

  古时 女子在七夕向织女“乞巧”

  “今日七夕,对于今人,这个日子被说成中国的情人节。”张颐武在微博中称,传统上,除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七夕最重要的是“乞巧”,“乞巧是女孩子向上天乞求智慧灵巧,所以七夕是真正的女儿节。”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七夕节起源于汉代,在我国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又被称为“乞巧节”,是中国古代年轻女性最为重视的节日,有着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等七夕习俗。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代诗人徐凝的诗作《七夕》中就记载了古时人们的“乞巧”习俗。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重庆孔子儒学研究会会长鲜于煌对张颐武的说法表示赞同。不过,鲜于煌认为,七夕节的内涵也包含了牛郎织女的动人爱情,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期待和向往。“古时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当然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

  8月13日,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上万当地民众和外来游客欢聚在一起泼水度“七夕”。 新华社发

  如今 情侣们按西方情人节方式过七夕

  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晒书晒衣、拜织女、吃巧果等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早已被送玫瑰花、吃巧克力等西方情人节的形式所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七夕节已离我们越来越远,七夕节正在沦为山寨版“西方情人节”。

  “今天是情人节,不要忘记给我买花哦。”昨天一大早,在渝北区工作的小何就收到女友发来的短信。早在几天前,女友就表示,在七夕这一天要收到小何送的巧克力,还要去吃300多元的情侣套餐。对此,小何觉得有些郁闷:“这和2月14号过的西方情人节有什么区别?”

  情侣们究竟怎样过七夕?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七夕的内涵?

  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20对情侣,有70%左右的情侣表示,自己将按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的方式度过七夕节;有20%左右的情侣表示,七夕节想过出中国传统的特色,但并不知道七夕节的传统是什么;另有10%左右的情侣表示,对七夕节并不了解,觉得过不过都无所谓。

  8月13日,在南岸区学府路社区,社工为钱中豪、邹开琪两位已结婚57周年的老人拍合影。 记者 张锦辉 实习生 苏思 摄

  回归 让七夕更有中国味

  2006年,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七夕节的中国味却越来越淡,这不免令人有些尴尬。

  历史文化研究者、民俗学者范时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七夕节渐失中国味,与商家的炒作有很大的关系,“商家为了拉动消费,忽略了这个节日的传统内涵,制造了‘中国情人节’的噱头,于是,七夕节成了西方情人节的复制品。”

  为此,范时勇呼吁,恢复七夕节的传统习俗,“让今天的人们也感受到它的美好。”

  鲜于煌也建议,在七夕这天,人们不妨试试穿针乞巧、拜织女、吃巧果等传统活动,同时各种以“爱情”、“浪漫”为主题的商业促销也可试试复原传统文化的手段,给我们的节日以更多“中国传统元素”。

  三代人的别样七夕

  又到一年七夕时。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经历的人来说,与爱情、美好相关的“七夕节”味道丰富,各不相同。

  “80后”:

  我相信幸福会来敲门

  在海淀区中关村的一家电影院内,正在等人的“80后”孙小姐大大方方地说,自己的七夕安排是“相亲”。

  “我今天晚上准备和相亲对象一起看《环太平洋》。如今,对于我和身边的朋友来说,七夕节是个和朋友聚会聊天的好机会。

  虽然我现在还是单身,但今年七夕,我心情不错,收到很多微信祝福。我觉得无论有没有情人,都要认真生活,开心地过每一个节日。

  小时候觉得,王母娘娘是“坏人”,让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现在我知道,爱情不仅是相亲相爱,还要克服重重困难,经历过风雨的爱情才更令人赞叹。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我相信幸福一定会来敲门。”

  “60后”:

  七夕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

  说起年轻时候过七夕节,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张女士侃侃而谈。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最浪漫了,不讲物质,只讲情调。我上大学的时候是80年代,男女单独出去会让别人‘嗤之以鼻’,谈恋爱更是偷偷地,不敢公开。那个时候,内心情感再丰富,都不敢拉个手。

  我记得特别清楚,1993年我和先生准备结婚,第一次跟他回山东的老家,那天专门挑的就是七月初七。头一天下了雨,道路泥泞。我们穿着雨鞋都不行,就坐着拖拉机进村。回来的时候,他父母给我2000块钱,当时万元户都很少,这可是一大笔钱。我看这些钱有的一块、两块、十块的,厚厚的一大摞,当时的情形太感人了。打那以后,七夕就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今年我们儿子高考,现在学校定了,一家人终于放松了。我们打算拍个全家福庆祝一下。”

  66岁“徐奶奶”:

  我们俩就一起去看星星

  今年66岁的徐淑珍是北京通州区漷县镇漷县村农民,是远近闻名的“热心人”。从30多岁的时候第一次给人说媒以来,至今已经成功撮合了300多对新人,被人称为“徐红娘”。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过七夕的情形,徐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村的女孩子一直都有七夕‘乞巧’的习俗。记得我八九岁的时候,奶奶教我绣花。就拿竹圈子绷起来的一个小手帕,上面画上花样子,我们几个小姑娘你绣一针,我绣一针。七夕的晚上,我们就在院子里面看星星。村里老人们都说,在葡萄架下面,不说话的孩子可以偷听到织女和牛郎的对话。

  那个时候,北京的天空特别晴。我和我老头儿是一个村的,我们自由恋爱。如今老头儿已经去世一年多了。我们结婚是1968年的8月,没几天就到了七夕,他不知从哪儿摘来的一朵小花儿,给我戴在头上,然后我们俩就一起去看星星。”

  新华社记者 赵琬微

  (据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
今年夏天火了一种打扮,叫“上半身穿短,下半身
40岁穿得漂亮,关键是选对花色和版型!首推这
左右先生:“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设计 恐会
被外资收购数十年,吸金数百亿,这4种“国货”
伊万卡一家海边过情人节真浪漫!被老公紧紧抱着
盖茨20岁女儿和黑人男友情人节撒狗粮!男友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