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留言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重庆美食 > 美食新闻

“三只鸡”低头求生 江湖菜如何避免“三年之痒”?
经典重庆网   2013/8/7 13:25:32


  昨日,沙坪坝区歌乐山,昔日生意红火的“辣子鸡一条街”现已变得萧条。 记者 邹飞 实习生 蒋兴宇 摄

  曾经,主城周边三座山上“三只鸡”昂首相望,它们是歌乐山辣子鸡、南山泉水鸡、铁山坪花椒鸡。它们曾是江湖菜的代表,昔日,它们凭借“独门秘籍”纵横餐饮江湖,而今却相继没落。

  其实,不仅是它们,遍布重庆大街小巷的江湖菜馆大多也难逃“三年之痒”,开业三五年后便慢慢沉沦。创业难,守业更难,在凶险的江湖,江湖菜如何才能长盛不衰?

  现状

  辣子鸡夹缝求生

  被逼触网下山

  在歌乐山著名的“三百梯”顶,近一公里的街道上,大部分店面大门紧闭,路边杂草丛生。在“荒凉”的街道上,一眼就能看到打着“辣子鸡”招牌的林中乐、步云春和华清源三家餐馆。

  前日中午11点,林中乐辣子鸡店开始用喇叭招呼过往车辆用餐,店门口LED屏上播放着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华清源”的广告灯箱已破裂,半截红色广告纸耷拉下来。

  “现在生意大不如前了。”林中乐老板朱俊峰告诉记者,1986年,其父朱天才首创“歌乐山辣子鸡”后,生意一直很火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一天可卖200到300只鸡,排队等候的车辆绵延一公里,每天营业额3万到4万元。而今包括打包在内,每天仅卖80到90只鸡。与最红火时相比,物价翻了近10倍,但他每天的营业额反而减少到2万元左右。

  歌乐山上生意最红火的辣子鸡店林中乐尚且如此,其他商家的情况已不言而喻。朱俊峰说,目前,林中乐已下山在北滨路开了分店,希望方便喜欢吃辣子鸡的客人。同时,他还开了淘宝店,将现做好的鸡真空打包寄给食客。不过,朱俊峰说,目前,网上的生意仍然不理想,平均每天只能卖出十几只。

  泉水鸡风光不在

  大半桌子空闲

  前晚6点,已是吃饭的高峰,但南山泉水一条街的生意却与火热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沿着南山的盘山公路向上,路边各式泉水鸡店门口都站着拉客的伙计,每过一辆车,他们就殷勤地上前招呼进店用餐,但少有车辆停下。

  有的店门口三三两两的停着小车,有的店前则空荡荡一辆车都没有,店员们依在门口张望。

  “老幺”泉水鸡算这条街上生意最好的店了,店门口摆着十多辆小车,店后面的车库还零星停着三四辆。拾阶而上,用餐的大露台稀稀拉拉的坐着三桌客人,屋内大厅比较热闹,有逾20桌客人正在用餐。

  店员小李告诉记者,这个季节是旺季,因为去加勒比海游玩的市民较多,很多人会顺便来吃泉水鸡,晚上十点后还会迎来一波客流小高峰。即便如此,近两百桌的餐厅每天的上桌率也很少超过一半,每年十月到次年三月的生意会更清淡。这样的情景和2000年左右,人们排队吃泉水鸡的场景大相径庭。

  据了解,南山泉水鸡一条街最兴旺的时候,经营泉水鸡的餐饮店超过200家,而今仅有70余家,其中大部分“半死不活”。

  江湖风云变幻

  江湖菜“三年之痒”

  与辣子鸡和泉水鸡相比,铁山坪花椒鸡只能算后起之秀,自1998年发迹后,加入花椒鸡行列的农家乐越来越多,但名气一直没有超过辣子鸡、泉水鸡。

  铁山坪好地方花椒鸡老板陈满池说,与歌乐山辣子鸡、南山泉水鸡不同,花椒鸡没有形成“一条街”气候,大家分散经营各自为政。有的不良商家为抢生意,甚至偷工减料恶意杀价,形成不正之风,也使得花椒鸡品质良莠不齐,现在仅有几家口碑好的店生意还算红火。

  事实上,“三只鸡”的没落只是重庆江湖菜发展的冰山一角,食客们也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有名气的店,三五年后便少人提及。

  重庆市饮食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戴云高介绍,老百姓在消费过程中,都有一种求新求异的欲望,任何一道江湖菜在创始之初,都会受到食客的追捧,使其名气迅速提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的江湖菜层出不穷,老的江湖菜则逐渐没落。比如,几年前的胡豆鱼,开始出现时也受到市民的追捧,但现在也逐渐没落了。

  新江湖菜兴起,老江湖菜没落,这就是江湖菜的轮回。因此,戴云高说,如果不创新,江湖菜保鲜度一般只有三五年时间,然后就被市民逐渐遗忘。

  探因

  菜品单一 盲目跟风良莠不齐

  不创新,这成为业界给“三只鸡”把脉后的诊断结果。

  陶然居掌舵人严琦认为,提起重庆的辣子鸡、泉水鸡、花椒鸡,外地人都赞不绝口,但不能做大做强,还是菜品过于单一。

  严琦说,重庆江湖菜,一般都起源于路边小店,当时为迎合重庆人的口味,在佐料配比上更辣、更麻、盐更重,就凭一道菜就能吸引大量顾客。但是没有与之相配的其他菜品,导致江湖菜本身发展受限。发明泉水鸡的是老幺泉水鸡,但现在泉水鸡一条街上却并不是那个老字号,原因在于菜品过于单一,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

  无论是“三只鸡”,还是酸菜鱼、辣子田螺,每当一道江湖菜名气打响,顷刻间,大街小巷的餐馆便一窝蜂地跟上。

  朱俊峰说,由于辣子鸡走红,跟风开店者多,各餐馆良莠不齐,少数辣子鸡餐厅甚至短斤少两、相互杀价。同时,因口味调理、服务态度生硬、就餐环境不佳等,也伤了众多顾客的心,这也造成辣子鸡由盛转衰。

  陈满池也称,2003年左右,在铁山坪经营花椒鸡的投资者络绎不绝,有下岗工人、银行职员,也有山上的居民。由于菜品相似,竞争主要靠杀价,为保证利润,商家开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段时间青花椒的价格卖到40多元一斤,我们撑得很辛苦。”陈满池说,那时很多经营者熬不住倒闭了。

  易被模仿 江湖菜缺文化内涵

  家住沙坪坝区石碾盘的“吃货”姚成说,过去他也会和家人或朋友上山吃鸡,但是现在不上山也可吃到这三种鸡。像辣子鸡、花椒鸡,无论是环境好点的酒店还是大排档都可吃到,技术含量并不高,很多厨师都可模仿,为了吃几道菜上山性价比太低。

  其实,不只是三只鸡,重庆比较知名的江湖菜都存在这个问题。严琦介绍,像重庆比较知名的江湖菜辣子田螺、酸菜鱼等,特点都是口味重,有香、辣或者麻、辣的特色,佐料足、火候大,很容易烹调出来。因此,虽然好吃的江湖菜馆层出不穷,但是少有人熬过“三年之痒”,特色一旦被人学走,要留住客人便难了。

  “老幺泉水鸡在店铺装修、文化打造上,都有所欠缺。”严琦说,从消费需求来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追求的是吃饱、好吃,如今,更多消费者追求饮食环境、饮食文化,这些都是大量江湖菜不具备的。

  出路

  跟随市场 顾客要什么就做什么

  同样是“辣子鸡”,为何“林中乐”在江湖纷争中能坚守至今?

  朱俊峰说,当年,泉水鸡兴起,对辣子鸡形成了极大冲击,不少经营者熬不住,纷纷撤退,而他坚持了下来。在其他店家偷工减料、打价格战时,他则埋首挑选原材料,提升菜的品质。而客人反映上山吃鸡不方便,他就把餐厅开到了山下。同时,他推出砂锅鱼头、仔姜土鳝鱼等新品供顾客选用,还准备在歌乐山打造一个占地42亩的生态农家乐,市民吃了辣子鸡还能钓鱼、摘果子……

  如今,他把产品卖到了网上,虽然销售量不理想,但他不准备放弃。朱俊峰说:“做餐饮,你墨守成规、停止创新,你就输了。”

  “2005年,客流量开始下滑,我们明白必须改变了。”严琦说,当年,陶然居开始修乡村休闲度假村,2007年建重庆会馆、陶然会馆……

  “老百姓喜欢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才让辣子田螺历久弥新。”严琦告诉记者,目前,陶然居很少有80后、90后年轻人追捧,因为整体风格不能吸引这部分客源,“下一步将打造适宜这一部分消费群体的饮食中心,除了有传统的餐厅,还将加入咖啡厅等年轻人喜欢的元素”。

  发展江湖菜 地域文化特色很重要

  “江湖菜的发展,保持重庆菜地方特色显得尤为重要。”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餐饮商会执行秘书长陈小彬告诉记者,江湖菜是重庆菜的一个重要类别,要促进江湖菜的发展,应把重庆的地域特色和江湖菜有机结合,让江湖菜获得文化上的提升。

  同时,陈小彬认为,应引进像山珍、豆类、青菜类食品与江湖菜相融合,丰富江湖菜,让老百姓在吃江湖菜的同时也能吃出健康,才能让江湖菜持续发展。

  “完善链条行业是江湖菜的出路之一。”严琦表示,陶然居不仅有餐饮,还有酒店、旅游等产业,这些相关行业是促进餐饮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可促进江湖菜的持续发展。商报记者 罗婧 实习生 黄玉熹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
从地方小吃到走上全国餐桌——重庆丰都麻辣鸡的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重庆率先运用AI技术开
永川:早熟梨抢“鲜”上市
重庆: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延长外卖员配送时限
腌菜产品卖出新花样
巫山脆李7月5日上市 消暑纳凉季邀您畅游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