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留言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重庆美食 > 美食新闻

那些跟吃有关的轻公司 如何当“配角”
经典重庆网   2013/8/2 13:46:26


一套完整服务链的盈利点商报图形 徐侨唯 制

  “无限靠近市场端,拥有强大的客户组织能力,通过互联网和IT技术,反向匹配上游产业链资源,在带动产业链高效联动的同时,以非资产方式快速成长。”当“轻公司”概念发明者李黎归纳出这样的模式时,迅速让这个概念成为诸多初创业者的一种方向。

  当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新技术层面上的经营模式创新成为餐饮等传统行业的集体诉求;然而,消费者在诸多传统领域的消费体验依然无从满足。于是,不少人瞄准其中商机。他们往往依赖互联网技术,只需拥有最基本的创意和技术,利用轻资产运作模式,几个人的团队往往能解决上至餐饮企业运营、下至消费者吃喝的大问题。

  与吃有关的轻公司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串洁发现了一个隐藏在传统餐饮行业内的新商机。

  “当时我一个朋友是重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财务官,他向我打听,市场上有没有专门针对餐饮行业的电子管理平台,但我没有发现类似产品。”串洁昨日告诉商报记者。

  于是,做互联网技术出身的串洁为了帮朋友,自己针对朋友所在的酒店设计一套餐饮管理系统。

  这样一次仗义之举却给串洁带来意外收获。“我发现,很多餐饮企业都存在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需求,哪怕是如此传统的一个行业,也有求新求变的欲望。”此后,串洁组建了5个人的团队,开始专业研发餐饮管理软件。

  几个人的研发团队,靠出售餐饮管理系统为核心商业模式,没有实体店,甚至不需要办公场所。串洁形容他们的创业团队属于典型的轻公司。

  事实上,在串洁之外,一大批背靠餐饮行业蓬勃生长的轻公司正在重庆悄然兴起。

  2011年,刘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跟串洁不同的是,他主打的是手机点餐系统。“我们的产品是采用云计算技术,利用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终端等多种物联网方式交互,不仅能提升餐厅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水平,消费者也能随时通过移动终端完成点餐。”刘强告诉商报记者。

  商报记者通过百度粗略统计,5人左右的创业团队、无实体店、产品拥有千人以上用户,这样围绕餐饮行业成立的轻公司目前在重庆有20家以上。

  不断满足餐企、消费者需求

  没有工厂、没有工人,甚至没有销售人员,仅抓住产品设计和推广销售两端就能迅速起家,并借助成熟企业的肩膀迅速扩大。这些轻公司的操作模式究竟是什么?

  “我们打造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产品。”重庆州邦电子有限公司创始人黄书健坦言,从2004年到现在,他带领的几个团队成员一直在专职研究和完善餐饮管理系统,到如今终于形成了围绕楼面管理、后厨远程管理、无线点餐等为一体的综合餐饮管理系统。

  在黄书健看来,轻公司的操作模式其实具备天然的优势,成本低、反应灵活,能根据客户的需求快速反应,比如很多餐饮老板对系统的功能要求是逐渐递加的,刚开业时可能只需要一个收银系统,等营业稳定后就需要数据分析,看营业报表,再过段时间,就会对后台进销存系统和其它财务功能有所要求,再往后,还会要求远程管理、连锁管理、集中配送等。

  而这些需求对于他们而言,既是打造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同样也是盈利点。黄书健这样总结,“餐饮企业用更少的成本做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消费者在无需付出成本的前提下,使用到更便捷的餐饮服务。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就是围绕这两个核心。”

  背后暗藏模式弊端

  然而,虽然模式令人振奋,但售后服务跟不上、竞争模式易复制、产品差异性小、消费者忠诚度低等问题,也使得一大批轻公司昙花一现,这一现象在餐饮行业尤其突出。

  “餐饮配套行业准入门槛非常低,这就意味着当业内出现一家做得较好的企业,极有可能面临大批的后进模仿者,但匆忙上马的产品其实很难扎根市场。”黄书健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在2011年前,重庆知名餐饮品牌巴味堂曾引入过一套餐饮管理系统。使用不到一年,巴味堂就发现其中问题重重:一是系统不稳定,常常造成信息丢失;二是后续更新缓慢,企业新的诉求无法迅速得到满足。无奈之下,巴味堂不得不通过招投标的形式重新购买系统。

  此外,信息无法有效对接也是制约众多企业的一大瓶颈。重庆高校大学生网上订餐系统“饭笙网”负责人褚大成介绍,拿外卖订餐平台而言,生意时间跟餐厅的营业高峰期往往是重合的,平台控制不了餐馆到底能不能按时出餐,而很多餐厅的信息化程度很弱,基础设备非常不完善,很难形成良好的互动对接。

  “重庆订餐网”的没落就是典型案例。2006年,“重庆订餐网”成立,通过与快餐店合作,靠收年费方式盈利。但结果运营一年便关张大吉。据其负责人何先生透露,一是快餐店不愿意出年费,二是有70%的订单是空单,餐厅不愿意送。加上很多快餐店生意都非常好,光是店里就忙不过来,根本没时间上网看订餐信息。而何先生自己对饭店是否已送餐、客户是否到商家消费、消费了多少也无法把握。

  专家建议

  技术服务须重投入 整合资源是关键

  “对于这些依托传统企业而生存的小公司而言,整合资源是成败关键。”电子商务专家鲁振旺表示。

  在鲁振旺看来,依托餐饮而生的这些从事配套服务的轻公司,大多依赖互联网技术实现服务。但真正做得好的、能够存活下来的并不多。因为其背后涉及的资源、数据应用、活跃用户等都制约着这些小企业的发展。

  “这些因素恰恰需要时间积累和大量的投入,需要不断创新作出新的体系,去了解用户习惯、形成个性化推荐。”鲁振旺表示。

  他认为,公司因疏忽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核心环节而付出的代价,要远比他们预料中来得大。鲁振旺还强调,其实很多人对“轻”的理解存在误区,一个公司要做得好,那么在技术或是服务方面恰恰需要“重”投入。

  重庆大学电子商务与营销教授邵兵家表示,这些公司其实最大的砝码就是“品牌”,而前期只有通过拼服务的方式获取更多用户,消费者就是资源,用户越多越活跃,便有资本去和线下商家谈判。“例如现在一些做外卖信息的手机应用,可以极低的成本获取线下餐馆信息,满足用户叫外卖的需求,从而黏住一群用户,再去跟餐馆谈就会更有针对性。”他说。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
从地方小吃到走上全国餐桌——重庆丰都麻辣鸡的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重庆率先运用AI技术开
永川:早熟梨抢“鲜”上市
重庆: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延长外卖员配送时限
腌菜产品卖出新花样
巫山脆李7月5日上市 消暑纳凉季邀您畅游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