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留言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重庆美食 > 美食新闻

雇主们有福啦 重庆免费培训的2万家政人员出师
经典重庆网   2013/1/21 14:00:50


 

  18日,位列全国家政企业百强榜的“大田小家”家政公司负责人陈娅喜上眉梢。由于新招录到90名员工,不仅保证了固定客户的活儿,还接下大量临时客户的单——去年12月至今,公司业务量增长了150%以上。而这,在去年年初大喊“家政人员荒”的时候,是不能想象的。

  这得益于重庆对家政行业的给力扶持。为缓解家政市场用工需求,从去年1月下旬起,我市开展了月嫂、育婴员等四大家政紧缺岗位的专项免费培训。一年来,约2万名家政人出师“入市”,相当于市场原有从业人员的10%,从而为市场注入强大的活力。

  80个学时专项培训

  从业人员有了“底气”

  据了解,通过开展家庭服务业的紧缺程度和培训成本的市场调查,我市对“40、50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群体,提供了专项免费培训。每期培训80个学时,实物操作占到其中六成以上。

  今年46岁的垫江人夏泽蓉是学员之一。她种过庄稼,也在东莞企业打过工,并于去年10月进入家政行业。上岗后的第一件事就参加家政培训,从中学到了很多。“以前哪知道冲奶粉、放洗澡水有这些讲究哦!”她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她正在两路带婴儿,3个多月了,孩子从没有生过病,得到雇主的表扬。“现在每月拿2400元,比在东莞拿1500元强多了。”

  39岁的南川人郑祖英也有类似感悟。“通过培训,我学会了擦玻璃的技巧。”她清洁一套两室一厅仅需要两个小时,而其他人却需要两个半小时以上。如今,她每个月能拿到3400多元的工资,免费吃住,“我有信心在这个行业干得更好、更久。”

 

家政企业“减负”前行

  增加22家全国千户百强企业

  享受到培训实惠的不仅是员工。随着从业人数的增加,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善,我市家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大田小家”老总陈娅就向记者表示,家政人员的培训成本为每人1000元,占比很大。而****的补贴为家政企业节约了资金。“我们也敢甩开膀子,去扩大队伍了。”公司的营业额从2011年的600万元增加到1300万元。

  “****的优惠政策,给了我们企业做大做强的机会。”在全国4个省市都有布点的万家和家政公司2008年进入重庆,企业负责人以“春天来了”比喻家政市场的目前发展良机,一年时间销售额增加了近1/3。“****部门大力打击‘黑中介’,也极大改善了市场环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渝的全国千户百强家政企业达到63家,而这一数据在2011年只有41家。

 

  今年还将培训2.5万人

  雇主和家政人员相互理解很重要

  从业人员培训了这么多,但市民们还是感觉找家政人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月嫂和育婴员之类。记者在南纪门劳务市场询问了10名来找保姆的市民,有6个都是找了两三次了,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这不是仅增加从业人员,提高就业技能就能解决了的。”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叶宏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而言,雇主和保姆双方的期待值差距较大。尤其是价格上,市民想找的是价格低的、能干的,而保姆经历了前几年的炒作,尝到了高工资的甜头,如今想再“放下身段”,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只有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增加供应量,让市场那只无形的手发挥作用,才能彻底实现价格的理性回落。”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计划再培训2.5万人,逐步健全家政市场。

  还有,业内人士也期望,市民对保姆可多一点理解。以育婴员冯菊珍为例,她带4个月大的宝宝,一个月2400元的工资。宝宝妈妈没有工作,整天在家上网,但哪怕孩子哭喊,冯菊珍一个人忙不过来,她都不会管孩子,“有时候想上个厕所,都腾不出来手!”冯菊珍感到很是委屈,“虽然拿钱干活儿,天经地义,但相互理解一下不是很好吗?”

  相关阅读

  市人社局委托一机构抽样调查显示:

  年入5万元以上城镇家庭 近九成需要家政服务

  春节临近,保姆、清洁工等家政服务人员越来越难找。到底全市家政市场的缺口有多大?1月17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该局委托一家统计师事务所作的《关于重庆市家庭服务业市场需求及培训成本的调查》已经完成,并从中了解到86.5%的城镇家庭需要家政服务人员。

  此次调查在全市抽取了200户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城镇家庭,对家庭服务需求人员的急需数量及紧急度、文化、年龄、专业技能等级、能支付服务员工工资等54个指标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抽取了35家中介结构和用工企业,对7668人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

 

  30-40岁

  最愿意花钱雇人的年龄段

  200户抽样对象中,有173户需要各类家庭服务人员,如育婴员、保洁员和养老护理员等。其中,家庭保洁和护理病人需求量最大,分别占到总数的20%和16%。

  哪个年龄段对家庭服务员的渴望最大?30-40岁的中年人。调查显示,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家庭上有老、下有小,自己工作又忙,无暇顾及家务事,都愿意花钱雇人,占比达到95%。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0岁以上的老人家庭,因为时间充裕,且比较节约,做家务事都是亲力亲为——近20个该年龄段的样本,没有一个有雇人的想法。

  1000-1500元

  超四成雇主能接受的保姆工资

  去年春节前后,六七千元月薪的“天嫂”一度被热炒,雇主们纷纷大喊“请不起”。

  城镇家庭对保姆工资的接受底限是多少?据调查显示,愿意支付2000元以上、且包吃包住的只占总数的15%,其中90%为月嫂和育婴员,10%为护理人员。超四成的人,愿意支付1000元至1500元,其中70%是住家保姆,30%是养老护理和病患陪护人员。

  很有意思的是,城镇家庭为了能缩减开支,对家庭服务人员的文化要求并不高——要求本科以上的只有2人,占总数的1%;近七成的人,只要求初中学历即可。

  这也佐证了调查的另一个结论:家庭服务员中最紧缺的是初级人员,不要求有多高的素质。

 

  1∶2

  家庭服务业的供需比例

  从几个中介服务企业调查的数据来看,家庭服务业的供需比例为1:2,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

  “最不好找人的,是那种需求很急的家庭。”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有的家庭第二天要清洁房屋了,前一天才开始找人;或是父母得病了,马上就要找护工帮忙。“在大部分从业人员散兵作战、信息不对称的今天,是‘抓不到缰的’。”

  而这,又恰好是当前家庭服务需求的普遍状况。数据显示,目前有49%的城镇家庭,急需在一个月内找到合适人选。

  故事

  找保姆好难 她家3个月换了4个 专家教你相处之道

  27岁的陈宸,家住渝中区新东福花园,万州人。今年5月,即将待产的她,打算请个保姆,分担母亲的家务活。

  母女俩到家政服务公司找保姆还挺顺利。4口之家,只打算请保姆做饭、洗衣服,至于即将出生的宝宝,将交由老人负责。保姆的工资,每月1800元,在与家政公司签订合同时,双方约定,支付500元服务费后,若不满意,可在3个月内随时换。

  第1个:段阿姨,42岁,干了1个月

  优点:只要提醒了的事会乐意做

  缺点:懒、做事要提醒,痴迷电视

  5月27日,由家政公司主管带上门,第一个保姆段阿姨上岗了。段阿姨是四川人,今年42岁。

  刚到陈宸家时,两人相处不错,但没过几天矛盾就出现了。“懒,真的很懒。”陈宸说,很多家务得主动提醒,段阿姨才会做,好在提醒后,阿姨还是乐呵呵地去做了。

  令雇主一家不能接受的,是看电视的问题,“一坐在电视前,阿姨就收不住了,有时候看到深夜11点,我们都睡了,她还在看。”6月初,陈宸生完小孩后回家坐月子需要静养,但段阿姨仍然痴迷电视。

 

  半个月后,陈宸又觉得新的问题出现了,似乎段阿姨做事更不勤快了。于是,她做了个实验,将两个空饮料瓶分别放在客厅、卧室,但两天过去了,空瓶依旧原地不动,“连扔个瓶子都不主动,实在无法接受。”

  不久后,段阿姨家中有事,请假一周,回来时又患重感冒。担心对刚出生的宝宝有影响,又加之此前的不满,于是,陈宸决定好言请辞段阿姨。

  第2个:杨阿姨,56岁,干了9天

  优点:健谈、勤快

  缺点:不太会做饭,闷头做事不爱问

  第二个保姆杨阿姨,奉节人,今年56岁。上岗前,她在陈宸家经过了三个问题的面试,“会做饭吗?”“有做保姆的经验没?”“脾气好吗?”杨阿姨给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刚进入这个家庭时,杨阿姨与陈宸的妈妈相处非常融洽,两人同岁,有共同话题。

  “杨阿姨很勤快,其实我对她不存在有意见,只是彼此的生活习惯相差太大。”陈宸说,她看过《蜗居》,里面郭海萍的邻居,做钟点工的徐阿姨让她印象深刻,为工资这事,上演了好几出与雇主的拉锯战,所以她的想法很清楚,“绝不在钱上亏保姆。”杨阿姨也觉得,把陈宸一家当作自家人对待。

  雇主与保姆摆明了态度,彼此印象都不错。

  但不久后,陈宸家人发现,吃饭似乎成了件恼火的事,原因是杨阿姨做饭的味道不符家人口味,大家吃着难受,但不太好意思开口指责,“再后来剩饭剩菜,杨阿姨也舍不得倒掉了,坚持反复翻热。”生活习惯的不同,让矛盾再度出现。

  陈宸说,一次在翻热一小碟剩菜时,杨阿姨用水杯的盖子盛菜,令她觉得不解。

  第二天,杨阿姨好心炖了一锅鱿鱼鸡,不过炖锅刚一打开,家人就懵了,“没有切开,整块鱿鱼都在里面,味道很臭。”陈宸说,她没有冒火,但问了杨阿姨,“不知道怎么做,为什么不问?”

  干到第9天时,陈宸决定找杨阿姨谈一次,“后来我才晓得,杨阿姨面试时说的有做饭经验,是在工地上煮过大锅饭。”这次交谈后,杨阿姨自己请辞。

 

  第3个:李阿姨,48岁,干了1个月

  优点:勤快肯学热情、做饭好吃

  缺点:忘性大、老弄坏东西、说闲话

  7月9日,这个家迎来了第三个保姆,48岁的李阿姨。上门面试时,陈宸提出的问题一样:“会做饭吗?”“有做保姆的经验没?”“你脾气好吗?”

  李阿姨出示了健康证,表示自己虽然干保姆的时间不长,但优点是勤快,肯学。当天,开朗、热情的李阿姨顺利通过面试。

  跟前两位一样,最初的相处也很愉快,不久后,李阿姨还跟陈宸回了趟万州老家,不过不愉快的相处经历也由此开始。

  “李阿姨做饭好吃,但忘性有点大,刚开始还好,后来越发严重。”陈宸说,在万州老家,李阿姨将肉放入冰箱后,直接忘记关门,第二天大家打开冰箱一看,里面冷冻的食品坏了,冰箱也出了故障,几天后,将鸡鸭放入冰柜后,冰柜门也没关,在老家待了7天,冰箱、冰柜、炒菜锅全被弄坏。

  回到主城后,陈宸指出了李阿姨忘性大的缺点,李阿姨也倒好,欣然接受。此后,李阿姨每天8点准时上班,晚饭后离开,与雇主一家相安无事地相处着,直到陈宸的婆婆出现,“李阿姨喜欢管闲事,说闲话。”对于这样的缺点,陈宸觉得,难以相处。

  8月初,陈宸辞退了李阿姨,结账时,多支付了100元工资,“阿姨挺勤快,为了照顾我们,周末也没休息。”

  第4个:张阿姨,40岁,已干了15天

  优点:诚实、勤快、很注意细节

  缺点:缺乏生活常识、安全常识

  李阿姨离开后,关于与保姆的相处之道,陈宸和家人也思考了很久。对下一位保姆,她们统一了思想:为人本分,勤快就行,就算不会做,也可以慢慢教。很快,第四个保姆张大姐上门面试了,说起来,她算是陈宸一家最满意的一个保姆。

  8月7日上岗后不久,40岁的张大姐,因为一件小事,给了陈宸全家很好的印象分。

  “张大姐没干过保姆,所以没经验,但她好在为人诚实、勤快。”陈宸觉得,面试时,张大姐就主动说明,自己没有做保姆的经验,是这份诚实让全家人雇了她。

  第二天,陈宸委托张大姐清洗许久未用的3个包,谁知还没来得及说明如何清洗,张大姐已将挎包丢入洗衣机内。从洗衣机里捞出3个已彻底变形的挎包时,张大姐一脸内疚,表示愿意赔偿,“看她觉得不好意思,我们还劝她没事,下次注意就行。”

 

  当晚,张大姐去超市买回个大水桶,这个水桶,让陈宸一家,觉得暖心。张大姐说,上午听雇主说有空了去买个桶,自己就干脆掏钱给买回来了,以示弥补。

  这样愉快地相处了一周,3天前又出事了。20日上午,张大姐将电用水壶放到液化灶上,打算尽快将水烧开,哪知一点火,水壶的塑胶部分快速燃烧,火光四窜,“我吓惨了,连忙灭火,切断气阀。”陈宸说,事发后没有埋怨张大姐,但正在大家惊魂未定时,张大姐又独自去厨房,好在刚准备点火,便被及时阻止,“她想看看灶坏了没,可灶里有烧化了的塑料,一开可能就得出事。”

  对于缺乏安全常识但又勤快、老实的张大姐,陈宸说,是去是留曾令她很矛盾。后来,全家人几经商量,还是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试着再相处,毕竟经历了4位保姆后,家人也从中体会到了相处之道。

  雇主:

  7个月换了6个保姆 新妈妈吐槽“血泪史”

  7个月换了6个保姆!家住渝北区新牌坊附近的张女士显得很无奈:“不是我们家太挑剔,实在是找个好保姆太难!”

  34岁的张女士去年6月生了宝宝,家里从中介公司请了一个育儿嫂,每月工资2500元。岂料她才干了一个月,就被别人用5000元的月薪“挖”走了!

  第二个保姆的离开,则是因为和老同学“私奔”,这事儿至今都让张女士觉得很“戏剧”。这个保姆说她父亲得了癌症,她要回家照顾,不仅博得张女士及其家人的同情,赚取了两个月5600元的足额工资,外加一张火车票。直到半个月后,保姆的老公打电话来找人,张女士才恍然大悟。

  第三个保姆嫌处理孩子的屎尿太恶心,没干到10天就离开了。

  第四个保姆不会做饭、不会做家务,张女士母亲手把手教会她后,她又以婆子妈得了阑尾炎为由,干了两个多月就走人了。

 

  第五个保姆因卫生习惯太差,被张女士主动辞退。

  好不容易请到第六个保姆,人踏实肯吃苦,哪儿都令人满意,结果又查出患有传染性乙肝。

  “现在的保姆太俏了!人情味也少,只认钱!”张女士告诉记者,如今都是保姆挑家庭。

  保姆:

  带一个孩子瘦几斤 找点钱也不容易

  43岁的云阳双江镇人黄福丽,如今在大坪渝中名郡小区帮人带孩子。

  早上7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三餐在雇主家里吃,不做家务,只负责照顾宝宝,每个月休息3天,月工资2000元,中秋、元旦等节庆还有200元的过节费……

  听到记者的惊叹,黄福丽有些苦笑,“我们找点钱也不容易。你们只看到了我们光鲜的地方!”

  黄福丽出来当保姆已有6年时间,做得长的做了8个月,做得短的只有十来天。“低人一等的感觉,太不好受了。”她说,有一次因为用座机给老家打了16分钟电话,她就被雇主“开”了。也有的人家孩子叛逆心很强,时常给她脸色看,还冷嘲热讽,她没忍住就一走了之。

  但一回到劳务市场,她就后悔了。“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啷个生活?”

  2010年,看到“育婴员”很火,她就干起了带孩子的活儿。“这几年工资涨了不少,但也不是很高,高的月薪有三四千元呢。”她坦言,并不觉得自己跟那些所谓高级的保姆差多少,“带孩子嘛,都是这些活儿,都带得出来。”

  带孩子的辛苦,她太有感受了。以洗宝宝衣服为例,黄福丽现在带的孩子11个月大,孩子妈妈怕女儿长期穿尿不湿“捂”到了,要求黄福丽白天只能给孩子用尿片。所以,黄福丽每天要洗七八张尿片。有时候孩子把裤子尿湿了,还要洗裤子。眼下是冬天衣物不容易干,她只有拿电吹风来吹干。“孩子睡觉了,我就开始干这些活儿。”她说,最先带彤彤的两个月,她瘦了几斤,直到掌握了孩子的脾性,才适应过来。

  最让她难受的,还是那种离开孩子的感觉。“第一个孩子,我带了七八个月,有了很深的感情。就因为雇主家老人回来了,立马让我走人。”那一次,她大病一场,半个月才恢复元气。“之后,我告诉自己,对于孩子,感情不要投入太多。只要对得起雇主,对得起自己拿的这份钱就可以了。”

    (记者 文晶 实习生 刘俊杨)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
从地方小吃到走上全国餐桌——重庆丰都麻辣鸡的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重庆率先运用AI技术开
永川:早熟梨抢“鲜”上市
重庆:避开高温时段作业 延长外卖员配送时限
腌菜产品卖出新花样
巫山脆李7月5日上市 消暑纳凉季邀您畅游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