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频道10月14日电(记者张桂林、王金涛)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重点的成渝经济区,以其强大的集聚和辐射能力正引领西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作为中国重要城市群落的成渝地区,因不少官员、专家、学者的积极建议而进入“十一五”规划视野。在重庆举行的2005亚太城市****峰会上,成渝经济区再度成为中外****、专家议论的焦点。****葛洪林带队的成都市代表团高调参会。副****朱志宏表示,成渝合作面临历史性的机遇,已经分家8年的四川和重庆,将有可能再次在经济上合二为一。
种种迹象表明,成渝联手打造中国西部经济增长极的战略之路已逐渐清晰。这两座素以火辣性格的百姓和美食闻名的城市一直被誉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双子星座”。
重庆是西南重要的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直辖8年来,重庆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发展迅猛,地区生产总值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2004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跃居西部城市前列。近年来,重庆已经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制造、能源、化工、医药产业的核心基地。
而成都所在的四川省是中国西部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这里是西部唯一的平原地带,路网纵横,沃土千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同时也是西部地区工业重镇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指出,成渝地处中国西南与西北的结合部,是西部工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区域,也是西部最重要的经济和商贸中心,这一地区科技和社会发展基础良好,自然生态条件相对优越,发展容量和潜力大,能很好地承担起中国西部发展中心的角色。
调查显示,成渝经济区人口近1亿,是我国经济区中人口最多的区。也是西部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区域。拥有2座特大城市、16座地级城市,17座小城市,平均每一万平方公里有城市1.73座,是中国西部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并且拥有全国少有的双核城市群。
成渝两地的经济总量占到中国西部12省区市经济总量的1/4,这一地区工业经济产值占到西南地区一半以上。其中,重型机械、军用飞机、汽车、核工业和其他重化工业研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成渝地区拥有高等院校64所,科研机构200多个,高级科技人员10多万人,高新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在西部居于领先地位。
重庆大学教授雷亨顺教授认为,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城市群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带为特征的成渝经济高地已经在中国西部经济版图上开始显现。
雷亨顺说,成渝坐拥长江黄金水道运输的便利,区域内遍布连通东中西部的公路、铁路网。仅重庆境内就有8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且以每年200公里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重庆的铁路总长也将达到近2000公里。届时,成渝将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交通枢纽。
成渝地区已经成为中国西部能源基地。这里是世界级的水能“富集区”,可开发量达1亿千瓦,占全国水能资源的27.3%,已开发的水能电力达到1千多万千瓦。这里也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能源、矿产资源中,除石油资源短缺外, 其他多居全国前列,天然气储量占到全国的近60%。
作为西部地区传统的工业基地,成渝地区也是东中部高新技术首要扩散地。目前,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环保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长为成渝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完)
[点击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