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留言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重庆美食 > 巴渝美食

甜甜的糯米团为何成了记忆?那些被小面掩盖的早餐
经典重庆网   2012/5/31 13:10:15


 

范敏华正在制作糯米团子。 重庆晨报记者 王秋思 摄

  当你在街上拉住一个人,问什么是重庆的传统早餐?很可能,你听到的是“小面噻”。唉!重庆火锅、麻辣小面是不是太强势了?它们的盛名掩盖了很多老重庆的美食记忆。

  如果你拉住的是一个地道的老重庆,他(或她)嘴里恐怕就会蹦出糯米团、油茶、发糕、熨斗糕、三角粑……这些让老重庆人难以忘怀的经典早餐搭配。可惜,它们,已经在越来越快的都市节奏中被人忘却。

  许多人认为,重庆人的一天是从小面开始的。事实上,还有一部分人是从一个小小的糯米团开始的。

  在外地工作的重庆市民,逢年过节回到家乡时,总不忘清早走到学田湾春森路,吃着糯米团与范敏华攀谈几句。

  范敏华笑着说,这里就是做熟客生意。大家边吃早餐边闲话家常,觉得很开心。“春节前,有人买了十几个糯米团打包上飞机,回济南过年。成都的几位熟客每次驾车来都会带上二三十个回去。到了周末,龙湖啊、南坪的顾客还是开车过来吃早餐。”

  她还有两个徒儿,一个河南人,一个东北人将糯米团卖到了当地。

  两个月前,吴江(化名)从东北到重庆来旅游。他希望在这里发现一些生意回家乡做。

  范敏华回忆说,一天上午,吴江拿着地图经过她摊位,顺道买一个糯米团当早餐。

  吴江吃了一个糯米团,在上清寺走了一圈之后,重新回到了摊位。他告诉范敏华,希望能学习糯米团的做法,将它带回东北做。范敏华说:“当时我告诉他这个利润薄,一个不到五毛钱,而且很累。”

  但是吴江坚持要学习,表示东北卖价可以高一些。最后范敏华同意了,她觉得如果重庆的早餐能卖到异地,还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于是收了这个徒弟。

  范敏华笑着说:“现在我们还通电话,前几天还告诉我,东北没有酥脆的油条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就一步步的教他,希望能帮到他吧。”

  重庆晨报记者被记忆中的重庆早餐勾起了回忆,于是,我们决定,找寻记忆中的糯米团。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在渝中区春森路找到了这家闻名多时的早点摊,而糯米团正是其“主打产品”。

  今年,范敏华43岁,她的早点摊已经有七个年头。当记者问起她还要做多久时,她笑了笑:“六年吧,那时候女儿大学也就毕业了。”

  由于“货真价实”,她的糯米团逐渐远近闻名。范敏华告诉记者,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周末,江北等地的人们都会到她那儿买糯米团,“不到中午就卖光了。”

  从早上站到中午,范敏华的腰一直没直起来。几个小时,由于总有人来买糯米团,范敏华几乎没有挪动过一点脚步。

  范敏华很清楚,这样的劳作,对她来说是一种透支。她说,自己身体很好,除了迎接卫生检查以外,几年来她几乎没有一天停止摆过摊。

  这个小小的生意有这么大的魅力么?

  “5000?”,“没有。”,“4000?”,“没有。”,“3000总有吧?”,“只有2000多。跟在外打工差不多。”与范敏华的对话,才让记者了解到,看似每日上百个的销售量,却只有如此薄利。

  范敏华表示,每个糯米团的纯利最后算下来只有不到5毛钱。2005年摆摊时,一个糯米团5毛起,随着物价上涨,2007年涨到1元起,接下来的几年里,卖到了2元一个。

  不过,尽管利薄,范敏华却依然很乐观。她说,至少每天能够看到钱进钱出,也不会为每日的销售发愁。而更让她坚持下去的是正在读高一的女儿每个月、每学期,每年的一笔笔费用。

  糯米团如今做的是熟客生意。

 

  现场>

  她每分钟可以裹4个糯米团

  头天13:00

  做清洁、采购

  头天16:00

  准备食材

  范敏华的一天从凌晨1:30开始。从起床到晚上九点睡觉,她几乎一天工作要超过18小时,只为了做出市民喜爱的早餐。

  头天21:00

  睡觉

  范敏华凌晨1:30开始做早餐

  将不同早餐的食材如糯米、黄豆、银耳、大米分别用水洗净泡好。同时会提前用卤水,煮上一些鸡蛋。

  1:30

  煮银耳汤

  凌晨1:30闹钟一响,她将泡好的银耳和枸杞子放入铁锅,加入大块****,调至中火炖煮。

  3:00

  蒸糯米

  锅上煮着银耳,这边范敏华将即蒸锅铺上湿纱布,把泡好的20几斤东北糯米捞出铺上,撒上水用大火蒸2~3小时。

  4:30

  煨八宝粥

  清晨4:30,家人还未醒来,范敏华将煮好的银耳汤端到客厅,回到厨房重新起锅,用慢火煨煮八宝粥。

  5:30

  准备豆浆

  每天女儿的早餐都会有一杯豆浆,除了为家人准备,她还会装20袋豆浆卖给顾客。

  6:00

  油条切段

  天色渐亮,外送油条的师傅提着两袋(80根)骑着油条,来到范敏华门前。一根油条1.5元,交付完毕后,她开始将油条切段装袋。

  7:00

  摆摊

  女儿上学了,老公外出上班,范敏华已经在春森路搭上了桌子,摆摊做生意。

  饭后开始刷碗,打扫清洁后,出门到菜市场进货食材并准备晚上家人晚餐。

  晚上为一家四口准备好晚餐。差不多21:00,累到不行的她只要一碰床,立马儿睡着。

  糯米团要现做的才最新鲜,也最好吃。

  每天早上7点到中午11点,范敏华都站在春森路包糯米团,20斤糯米,她能完成150个,顺带卖豆浆、鸡蛋、八宝粥和银耳汤。

  糯米团制作步骤简单,需要的料也很少:蒸好的糯米饭(要热的)、油条一节(现炸的)、白糖芝麻、黄豆粉。

  接到顾客的“订单”后,范敏华迅速地铺开一张纱布在铁盘上,用饭勺从砧子里舀出适量的糯米,放在纱布上将其压平。随后,用勺子分别取少许糖与黄豆面均匀地铺在糯米上,再从一旁的油条袋里挑选两节炸成金黄酥脆的油条放于糯米中间。

  把糯米揉搓成一个长条团子后,双手握住纱布两边,朝着同一方旋转四五下,拧紧包裹住糯米团,“这样顾客在在吃的时候,糯米就不会散掉了。”

  最后,将糯米团从纱布取出,经过沾糖(白砂糖)、裹粉(黄豆面)、装袋递给了买早餐的市民。

  一个糯米团的制作时间,在范敏华手中,变得非常短。每分钟可以裹4个糯米团,每份的分量却大致相同。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决不拖泥带水。

 

  重庆传统早餐

  还有这几款经典

  油条豆浆

  记者了解到,从渝中区枣子岚垭往上,与红球坝交界的三岔路口,有一家早餐店,卖一些传统早餐。诸如糍粑块、麻元、包子等,也卖豆浆油条,有板凳数根,但营业时间只到上午九点左右。

  熨斗糕

  江北老海关对面(外贸大厦)地下通道出口处,依然有卖熨斗糕的,并且售卖时间较长,一般中午都能吃到。

  三角粑

  在黄花园地下通道,记者发现了一家店。据老板介绍,他们已经卖了20几年的三角粑,每块一元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坐轻轨的路人。不过,由于城管等原因,该摊点只卖到早上8点左右。

  稀饭自助餐

  一元一碗的菜稀饭,可以选择的下饭菜很多,豇豆、豆干、萝卜、藕丁……重庆最传统的咸菜可以一次吃完。在解放碑重医附二院外科大楼外、大渡口重钢大厦旁边,还能找到这样的摊点。

  这些摊位大都只能卖到早上8点过,想吃的要赶早哦!

 

  哪一款美食让你动心?

  自本报推出“发现重庆之美特别策划———舌尖上的重庆·重庆美食大寻访系列活动”以来,热心读者们纷纷通过重庆晨报官方微博、966966热线分享了自己平时“打牙祭”的地方。

  王勇:我推荐三口鲜土鸭坊,因为诚信好,都是土鸭子,酸萝卜汤很安逸!

  李女士:两路那家城门洞老火锅,菜品丰富,味道好!

  刘先生:江北华新街桥北第一面,个人认为这个小面可以代表重庆风味儿,非常好吃。

  王先生:山城往事老火锅店,装修很有特色,是重庆唯一一家民国风格的火锅店。追求原汁原味,不加香料,菜品的名字很有特色。

  张先生:南岸区五公里回龙湾的张三烤脑花,烧烤大排档,味道很不错。

  李先生:江北区金源路下面的“有钱人家的餐馆”,里面的清汤鹅火锅非常好吃。

  向先生:黔江区镇阳有家餐馆名叫“鱼摆摆”,主食是豆花鱼,味道鲜美。

  涂女士:观音桥香港城里面的小丸子泡椒米粉,很不错。

  怎么证明你是吃货?

  昨日,针对“舌尖上的重庆”这一话题,重庆晨报官方微博上发出了请用一句话证明你是重庆地道吃货的“征集令”,比如:看到手机#号键,就想吃火锅。不少网友别出心裁地秀出了自己有趣、个性的一面。

  网友悦惠Chimmy:还好我是在吃饱后才看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记者点评:减肥虽重要,美食价更高。)

  网友破只只:二两豌杂,多点豌杂少点面!(记者点评:老板:要不要再送你点啥子?)

  网友火锅很忙:俺随手掏出一包餐巾纸,上面必定印着餐馆的名字。(记者点评:还能说什么呢?老兄,你赢了。)

  网友landydou:纵然肠炎来袭,依旧渴望二两小面。(记者点评:身体健康更重要啊!亲!)

  Kingsley_宝:重庆的鸡杂!实在是巴实哟!(记者点评:约上几个兄弟伙,再加瓶冰镇啤酒斗更安逸了!)

  资讯>

  《舌尖上的中国》年底拍续集

  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作研讨会昨日在京举行,国内外知名人文学者、专家和该片创作人员与会。

  据央视调查,《舌尖上的中国》收视表现极佳,超过CCTV-1原时段电视剧30%。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宣布,《舌尖上的中国》将在年底开拍第二季。据了解,陈晓卿最早向央视申报选题时,临时取的名字叫《柴米油盐酱醋茶》。

  据央视新闻联播、《都市快报》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
从地方小吃到走上全国餐桌——重庆丰都麻辣鸡的
巴南:双河口镇第五届采梨节即将启幕 千亩梨园
时光熬出老味道 融合拥抱“新食尚” 透过美食
火锅料理师国家职业标准颁布施行
重庆:防空洞内的超级火锅店亮相
涪陵同乐羊肉美食文化节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