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道癌
吃火锅用米饭滤油
重庆人爱吃麻辣,有时连火锅底料都不放过(资料图片) 重庆晚报记者 张质 摄
4月15日至21日,是我国第18个肿瘤防治宣传活动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饮食与癌症”。昨上午,重医附一院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现场解答市民关心的各类问题。市卫生局公布数据显示,我市癌症疾病患病比例中,前6位依次是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乳腺癌、肠癌,占所有报告癌症病例数的68.36%,平均每10万中有140人患上这些癌症。
肺癌成我市居民第一杀手
重医附一院副院长吕富荣介绍,据统计,重医附一院每年入住的8.5万名病人中,有30%为各类肿瘤患者,肺癌发病率最高。吕富荣解释说,空气污染对人体肺部造成的伤害不断加重,一些烟民无节制的抽烟习惯也增加了患病几率;此外,生活压力加剧,使人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也成为诱发肺癌的一个主要原因。
吕富荣表示,胃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排名靠前,主要与我市居民饮食习惯有关,如长期食用火锅等辛辣、高温食物,对胃肠道有较大刺激,加大了患胃肠道癌症的几率。
城区居民更易患癌症
重庆晚报记者从市卫生局了解到,从1999年开始,我市对全市9个区县40多家医院收治的癌症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城区居民癌症发病率位居第一,成为第一死因。”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吴永忠介绍,根据检测结果,1999~2007年恶性肿瘤(即癌症)平均新发病率为122.37/10万,肺癌发病率第一;35~85岁为肿瘤发病高峰期。
从性别来看,我市患癌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男性肺癌患者人数不断上升。统计显示,我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发地区多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同时,癌症患者年轻化趋势也十分明显,而在现代临床医学史上,青少年患癌症的并不罕见。
调味料威胁泡面族健康
据重医附一院肝胆外科孔宪炳教授介绍,各种致癌因素中最基本的一点是饮食不健康。孔教授说,“现在大家的饮食中,吃的最多的是调味品类、脂肪类的食物。而吃下一包2块5毛钱的泡面,需要肝脏解毒32天。”他解释说,一包泡面通常由面饼和调味包组成,面饼是用棕榈油将已煮熟调味的面条硬化压制而成,而油中往往会添加一种防止食物酸化的安定剂。同时,泡面里的调味包则含有抗氧化剂和大量的脂肪,油料调味包的脂肪含量超过95%。
孔教授提醒大家,年轻人一定要注意饮食习惯,多吃粗粮,均衡营养。
外表健康也可能癌症潜伏
孔宪炳教授介绍,正常细胞演变成癌细胞,再到形成肿瘤,通常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长。因此,早发现尤为关键。
孔教授强调,一些看似健康的人也需要定期到医院检查,尤其是有便秘、便血问题的人更应定期体检。他建议,35岁以下人群,最好2年做一次体检;35~55岁人群,每年做一次体检;55岁以上人群,可半年做一次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孔教授还强调,有过乙肝病史的人,除了戒烟酒,更应该坚持定期检查,准备要孩子的年轻夫妻,最好在孕前做相关检查,避免将乙肝遗传给孩子。
南岸区率先推出重大疾病补充医疗补助
恶性肿瘤患者
每年最高补助10万元
患上了恶性肿瘤、肝硬化等5项重大疾病,南岸区户籍的居民除了享受医保报销外,每人每年还能额外享受最高10万元的重大疾病补充医疗补助。
去年,南岸区在全市率先推出这一补助政策。政策规定:区内成年居民患上恶性肿瘤、肝(肾)功能衰竭、肝(肾)移植术后三个病种,或者是未成年人(包括南岸区内高校的大学生)患上恶性肿瘤、肝(肾)功能衰竭、肝(肾)移植术后、白血病、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先天性心脏病9个病种的,根据医保的一档和二档,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得8万或10万的重大疾病补充医疗补助。
南岸区城乡居民合作医保中心主任甘炳兰介绍,今年春季,该区将肝硬化失代偿期和急性重症胰腺炎两个病种也纳入重大疾病病种范围。
重庆晚报记者 罗静
重医附一院吕富荣教授告诉重庆晚报记者,重庆人喜欢火锅,给自己留下了巨大的健康隐患。还有许多人喜欢先吃火锅后吃主食。对此,吕教授建议,开始吃火锅时,可在旁边放一碗米饭,把刚从锅内夹出的食物先在米饭上停留一下,这样即可给食物降温,又能起到过滤油的作用,从而降低食道癌发病几率。
(重庆晚报)
[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