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竞争力,重庆还有很多工作可做。”在昨日举行的“城市竞争:在日益全球化的环境中提升城市竞争力”主题发言中,主讲嘉宾世界银行副行长凯西·莎拉称,通过世界银行特有的测算方式,重庆还可提升38%的投资吸引力。
城市竞争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人民生活水平可以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城市能稳定持续地发展。在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中,每个城市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城市竞争力。
凯西·莎拉透露,不久前,世界银行完成了一份对中国23个城市的研究报告,研究内容主要是各个城市之间投资环境的比较,以及与世界其他城市的对比。研究表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经位于投资链的上部,重庆虽然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发展迅速,但还有很多工作可做。研究结果给重庆的评分是“A”,而上海是“A+”。
据介绍,世行采用的这套测算方法,不仅在中国运用,在对其它国家的评估中同样被引用。目的是帮助****决策者认识,通过他们的政策,他们可以采取行动,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凯西·莎拉称,提升城市竞争力,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缺一不可。
硬件方面,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等自然禀赋,但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交通、垃圾处理、供水、通讯等。只有有了较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软件方面包括吸引创新人才、有多元化技能的产业工人、灵活的劳动力市场、较少的税费负担、私营部门可参与社会工作以及专门的研发机构。
重庆是世行重要的合作伙伴,凯西·莎拉在过去的10年里,一直关注重庆的发展,她说:“重庆虽然已经有非常好的投资环境,但还可以再提升38%的吸引力。”
“可以效仿芝加哥经验,走经济多样性之路。”凯西·莎拉认为,被称为“大都市多样化经济的楷模”的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过去的发展轨迹和今天的重庆特别相似:同处于国家内陆城市,有非常发达的水陆和陆路交通,可以快速接触外部世界,有一大批技能熟练的劳动力,曾是老工业城市。惟一不同的是发展步伐的前后区别。
“重庆的硬软件不断完善,****也开始重视经济多样性的问题。”凯西·莎拉欣喜地说,“也许,明天的重庆,就是今天的芝加哥!” (记者 曾立)
[点击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