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讯 (记者 戴娟 文峰)去年12月,担任重庆大学校长长达8年的全国政协委员李晓红,正式出任武汉大学校长。从嘉陵江畔来到东湖之滨,3个多月来,李晓红在履新的同时,仍然非常关注重庆的发展。两会上,他呼吁重庆和湖北建立旅游经济协作区。 到武汉任职的李晓红对渝鄂两地的情况都很熟悉。他说,重庆的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和湖北省的恩施市、利川市和建始县的旅游资源有很强的互补性。这6个县市地处渝鄂交界处,幅员面积18176平方公里,总人口620万。“该区域交通欠发达,开发力度不够,经济较落后。” 虽然经济落后,但渝鄂边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非常丰富。自然景观除了天下闻名的长江三峡外,沐抚大峡谷的龙桥暗河,利川水杉王、腾龙洞,恩施梭布垭奥陶纪石林,建始直立人遗址,奉节小寨天坑,巫溪红池坝,巫山大宁河小三峡、神女峰等,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声誉。人文景观更有奉节白帝城,巫溪宁厂古镇,巫山大昌古镇,利川大水井、鱼木寨,恩施土司城等。同时,该区域仍保持着相对原始的自然生态和民俗风情,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李晓红认为,这一区域范围广,地形多样,旅游产品种类非常丰富,产品互补性强,绝少雷同。为此,可开展除传统旅游之外的自驾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等特种或专项旅游项目,具备实现普通旅游向特色旅游、体验旅游转变的基础。 “渝鄂建旅游经济协作区,目前条件比较成熟。”李晓红说,渝鄂边区各县市尽管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但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宛如一个整体。同时,渝鄂边区距我国最大的旅游入境市场及高端国内市场如华东、华南等地区,直线距离都较近,并处于西安、张家界这两大旅游目的地的中心位置。随着万宜铁路、沪蓉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奉节-巫溪高速公路、渝怀铁路的贯通或开建,以及规划中的安-张-常铁路的建设,渝鄂边区南北大通道将打通。即将启动的三峡支线机场项目,将和已经投入使用的恩施机场一起,成为该区域空中交通的基本构架。逐渐完善的水陆空运输体系,必将大大改善渝鄂边区旅游的交通条件。 如何推动渝鄂边区旅游产业大发展?李晓红认为,首先,应当将渝鄂区域发展上升为省市乃至国家发展战略,即建立渝鄂旅游经济协作区,同时出台鼓励渝鄂旅游经济发展的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李晓红认为,应是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利用黄金水道长江三峡横穿东西,南连张家界,北接西安,西承重庆、成都,东靠武汉这一区位优势,发挥奉节、恩施与各大城市、各大旅游热线紧密相联的“节点”优势,举区域内各县市之合力,积极争取和推进南北向高速公路、铁路和支线机场建设,早日打通区域内南北大动脉,提高游客进入的便捷度和舒适度,真正形成市场相连、线路相通的良好态势,促进区域旅游的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