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留言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西三角动态 > 重庆板块

西三角:一个诱人的蓝图
  2005/10/11 9:51:14


三峡大坝蓄水后,有一个词被经济学者不时提及,并频频见诸媒体:“西三角”(即“西部经济三角洲”)。有人预言,它将是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后,中国又一个经济迅速核聚、膨胀的地区。


三峡工程催生“西三角” 
2003年9月20日,大雨过后的山城仍然被淡淡的水雾所笼罩。 
经过了近4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陈国庆(挂靠在武汉长江轮船公司下的一名私营业主)的船队终于抵达了朝天门水码头。 
“这是我们船队改造后接的第一个‘大单’---从宜昌到重庆,1万吨的货,4艘拖船。时间比以前少用了8个多小时。运输成本却降低了1/3左右。在以前,这么庞大的船队要直达重庆是不可能的。”作为三峡蓄水后的直接受益者之一,陈国庆的言谈中满是兴奋。 
来自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的数据证明了这一点。三峡工程建成后,万吨级船队可畅行无阻直达重庆,长江的年运输能力提高了5倍左右,相当于大约6条铁路的运力,宜昌至重庆船舶运输成本降低了35%至37%。 
三峡工程带来的“黄金水道”的提升,对西南地区区域经济的整合发展将产生不可限量的推动作用,有望在西部催生我国又一个经济三角洲---“西三角”。在采访中,不止一位专家这样告诉记者。 
他们认为,中国式“三角洲”经济带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备开放型特点,位于交通枢纽地带;二是有强大的经济腹地作为依托,产业门类齐全;三是有非常合适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潜力。而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以及原有的历史、自然条件,重庆以及三峡周边地区“三角洲”条件日趋丰满。 
三峡成库后,川江航道的年通过能力将增加4倍,升至5000万吨,而运输成本可降低36%左右;以重庆为结点的“八射”铁路网正在形成之中,它包括了“四老”(成渝、川渝、湘渝、内昆铁路)和“四新”铁路(渝怀、遂渝、渝达、兰渝铁路),建成后货运量可达到1亿吨;成都、重庆、宜昌的三大航空港,以及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让这一地区的对内和对外开放度空前提高,同时优化了这一区域的投资环境;重庆的老工业基地、成都的轻工业优势、宜昌和三峡库区的农林资源,为这一“三角洲”奠定了坚实完善的产业基础;重庆、成都、宜昌及其腹地所拥有的近2亿人口,提供的市场潜力不可限量。


“西三角”的历史基础 
谈起西部地区由来已久的跨省市合作,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室教授雷亨顺至今记忆犹新。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有感于现代交通日益发达所带来的时空距离的不断缩短,地区间、省际间交往不断加密,西南五省市(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普遍感到,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实现经济发展的互补、联动和辐射态势已是势在必行。 
于是,1984年,怀着共同开发大西南的心愿,西部省区市开始首度携手---成立了“四省五方”经济协调会。 
当时,谁也想不到,这个小小的协调会会对西南地区的发展起到如此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但开创了西南地区联手求发展局面,而且通过不断“扩容”(现已变成了“六省七方”经济协调会,主要成员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成都),使“只有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共识。 
受此鼓舞,成渝经济走廊、南贵昆经济区、长江上游经济带又相继提出。  
这一切,都为“西三角”概念的提出准备了坚实的基础。


殊途同归的结论 
“西三角”概念提出来了,但在采访中,我们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描述这一三角地区的具体位置及其成员时,不同的专家、学者的观点却不尽相同。 
雷亨顺对“西三角”的描述独到而新颖:“长江上游千公里水利扁担”。这根“扁担”的一头,是距离重庆约600公里的下游城市宜昌和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另一头是距离重庆约400公里的上游城市宜宾以及溪落渡和向家坝两个水利枢纽工程,这样,1000公里范围内有两个规模为2000万千瓦装机容量左右的水利群,挑起这根“扁担”的便是重庆。这决定了重庆在未来这个西部三角经济带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是纽带又是节点,全世界独一无二。他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影响最大潜力最大的将是这个地区。西南地区要得到经济大发展,这个经济带的建设至关重要。 
重庆社科院副院长廖元和将成都、重庆、宜昌所在的三角地区称为“金三角”。他说,“金三角”这一提法源于“毒品金三角”,后概念扩张,也指三点围成的空间区域内所形成的某种资源、生产要素富集的地方。而成都、重庆和宜昌,三点连接的空间范围内有相当富集的水能、天然气、工业资源,交通条件这几年也大为改善,农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相对周围地区要快一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随着中国加入WTO后,沿海优惠政策会逐步削弱乃至丧失,西部会表现出比沿海更快的发展势头。如果西部“金三角”的潜能得到发挥,我国会呈现东西南北全方位发展。 
市****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认为,以重庆为中心,向西北方向的成都延伸,中间有好些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城市(永川、江津、德阳、绵阳等),这是重庆和四川省重点打造的产业经济高地,而成都和重庆相距不过300来公里,交通非常便利,两地之间又在区域经济战略匹配上呈现出互补和联动态势;向长江下游延伸,有三峡工程形成的600公里的黄金水道。这对于形成成都-重庆-宜昌三点连线的经济三角洲至关重要。 
尽管专家们的说法不尽相同,有一点却是一致的:三峡工程给长江上游地区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会促使一个经济迅速核聚、膨胀的经济三角洲地区在这里出现,而重庆将是这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
5年多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
川渝首个一体化诉讼服务中心揭牌
双城共进迎巨变 阔步迈向新天地
川渝实现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互认办理
川渝携手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朋友圈”
前5月共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