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角”旅游业
西三角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增长极,其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的西三角旅游产业发展却不尽人意,其开发质量、发展规模相对于国内其它地区来说,仍存在一定差距。****西三角旅游业现状,如何做大做强,值得我们深思。
西三角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的产业规模小、竞争力比较弱 目前,西三角地区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高速度与低质量、新产业与旧秩序、结构与功能失调并存。尽管重庆、四川旅游资源开发较早,但产业规模小,占全国份额低,与其自身突出的资源优势不相称,与西部发展较好的省份存在较大的差距。
对自身资源优势发掘不够,资源整合缺乏力度 与西北地区相比,地处西南的西三角地区则更偏重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对自身的人文旅游资源发掘力度较小。
四川和重庆都拥有三国文化的丰富资源,成都是蜀国的都城,重庆是军事要塞、古战场,两地都留有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遗迹。但是在发掘和开发三国文化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服务方面,重庆和成都大大落后与中部的湖北。西三角地区的始源性文化资源相当富集。迄今为止,已发现著名的古人类化石有巫山猿人(重庆)、“资阳人”(四川),其时间跨度约200万年,加之伴随着这些古人类化石出土的大批生物化石,以及自贡恐龙(四川)、合川恐龙(重庆)等著名的恐龙化石,西三角地区宛如一座古人类及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上述资源至今或鲜为人知,或发掘与整合的力度不够,没有发挥出与之价值相称的功能与作用。不少旅游资源基本处于自然状态,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发掘利用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自然、人文、社会三大旅游资源没有在更高层次上形成整合态势,资源的整体优势自然就无法体现出来。
[点击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