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留言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新闻资讯 > 重庆新闻

王鸿举建议为"棒棒"改名续:市民提供8个称呼
  2005/9/17 9:40:40


昨日,****王鸿举呼吁别再叫民工为棒棒后,引起强烈反响,数十位市民建议将棒棒改名为“老乡”、“朋友”或“老师”等8个称呼。 市劳务办表示会在适当的时候考虑给棒棒改名,从而形成重庆又一特有的劳务品牌。

    最知名:梅老坎

    在市民提供的称呼中,最具知名度的应该是“梅老坎”。

    家住石桥铺彩电中心附近的65岁退休老人赖成华说,《山城棒棒军》在全国风靡一时,梅老坎就是“棒棒军”的领军人物。他的善良、勤劳等优秀品质,在棒棒们身上都可以找到。

    赖成华老人称,因为《山城棒棒军》的热播,“梅老坎”这个名字不止本地市民知道,在国内其他城市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便于外来者理解和接受。

    最形象:力哥、运工

    因为棒棒主要是干体力活,叫“力哥”、“运工”非常形象。

    南岸的郑前说,将棒棒的称呼改为“力哥”,是因为棒棒的力气都比较大。而江北的戴瓴表示,大家把开出租车的司机叫“的哥”;棒棒是在街上下力的,所以可以叫他们“力哥”。

    市民朱昌惠则认为,棒棒本来从事的就是搬运东西的活路,因此叫“运工”既上口又贴切。

    最亲切:师傅

    在昨日的建议中,建议将棒棒改称“师傅”的最多,共有10余位市民。

    育才中学退休教师杨沛瑜称,棒棒的叫法确实带有歧视,应该喊他们叫“师傅”,表明对他们的尊重。

    许先生认为,如果棒棒姓李就叫李师傅,姓张就叫张师傅,把姓冠上叫师傅就可以了,这样感觉比较平等,很亲切。

    最务实:富农工

    一位姓李的先生则为棒棒取了一个最务实的称呼———富农工。

    李先生解释,民工出门打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生活富裕起来,叫富农工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正方:有歧视,该改

    杨女士:棒棒的叫法确实带有歧视,男的应该喊师傅,女的应该喊大姐。

    反方:无贬义,保留

    某先生:棒棒的叫法是民间长期自发形成的,属约定俗成的东西。这种叫法属中性词,不能理解成是一种贬义。我认为,这种叫法没有歧视的意思。

    进城民工有三怕

    ●一怕进商场酒店●

    对45岁的杨永洪来说,城里的一切都显得很稀奇。有一次,当他看到豪华的酒店,禁不住想到里面转转。但刚进大门,便被门卫拦了出来:“这里你住不起,走走走!”老杨满脸通红,从此以后,发誓不进商场和酒店。

    ●二怕阴阳怪气●

    对别人喊棒棒,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已经接受了。但让他们最容忍不了的是喊棒棒时的阴阳怪气。

    一次在临江门,一男子叫潼南的张丁挑行李说:“我给你5元钱,给老子挑到大世界。”一听这话,张丁扭头就走。

    ●三怕坐公交车●

    刘兴对此有亲身体会。去年,他做了笔业务到了石桥铺,坐了辆到朝天门的中巴车到较场口。没想到他一坐下,旁边两人立即捂起身,站到了过道上。

    “我知道他们是嫌我身上脏,以及身上所散发的汗臭味。”车到鹅岭,刘兴下了车,自己走了回去。

    民工心声:王****说到我们心坎上

    “王****的话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王鸿举呼吁为棒棒改名,农民工反响强烈。几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一直期盼城里人平等的目光,希望感觉到家的温暖”。

    32岁的余刚是渝北区王家镇人,进城已10多年。余刚说,工作再苦再累自己都不怕,就怕被人歧视看不起。

    几年前的一次经历让余刚至今还很受伤:一名衣着华丽的中年妇女让他帮助拿一些东西。说好3元的劳务费,可到了目的地后,对方却只愿给2元。他不同意,中年妇女丢下一句话,“下辈子还是个下力的。”

    余刚希望城里人能给民工温暖,他们将会为这座城市奉献更多。(本组稿件由记者 宋岩 史永庆 实习生 李智 采写)

    把更多的掌声送给农民工

    进城务工人员长年累月奋斗在城市最平凡、最艰苦的建设岗位。他们身上,既有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又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撑起了城市建设的一片天,赢得了社会的关注和尊敬。近年来农民工进城求职、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子女就学、婚姻家庭等问题,都已经引起了党和****的高度重视,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工正在日益紧密地融入城市工人阶级的大家庭之中。

    然而,社会进步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时至今日,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他们的合法权益还在不时遭受不法侵害。他们所得到的与全身心的付出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让广大农民工融入城乡社会,需要我们进一步敞开胸怀,把更多的理解和尊重送给他们,把更多的掌声送给他们。新华

    改名只是“药引子”

    文/胡伟文

    王鸿举****呼吁为棒棒改名,真可谓说到了农民兄弟的心坎上:无数市民踊跃参与讨论、献计献策就是最真切的证明。

    但改名只是个“药引子”,正如名老中医的妙方,药引子再独特,也还需其它配药才能见奇效。

    为棒棒改名,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希望,通过改名大讨论,在每个人的心底刻下关爱民工的习惯,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氛围:努力解决好农民工进城求职、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子女就学、婚姻家庭等问题,不是施舍,而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实乃情理之中的事。

    因为约定俗成,我们未必能让所有人改掉棒棒的称呼,但只要我们从内心善待农民工,从骨子里把农民工当作自己的亲兄弟亲姐妹,在所有政策的制订和执行中对他们一视同仁,那改名这个药引子,就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
胡衡华在调研环大学城创新创业生态圈时强调 激
总投资35亿元 28个市级一体化实施管网项目
重庆应急广播机制改革成效斐然
暴雨灾害Ⅳ级预警!重庆16日起迎暴雨天气 气
5年来增长70% 重庆全市共配备各类装备累计
5年来重庆应急响应速度提升3倍 应急管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