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留言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重庆经济 > 会展.科技

发展“研究院经济” 重庆有三招
经典重庆   2025/8/5 10:45:43


  重庆如何发展“研究院经济”

  ●由龙头企业结合自身需求,推动更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新技术、新产品

  ●推动产业发展、加速企业生成,壮大初创型中小企业,为它们提供完善的孵化环境

  ●通过培育“大规模、多层级、市场化”产业基金集群,不断壮大“研究院经济”

  日前,市经济信息委印发《重庆市发展“研究院经济”促进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力争建成各类产业研究院50个以上,年均孵化培育未来产业企业20家以上,累计开展技术服务5000次以上。

  “发展‘研究院经济’将破解科技成果‘躺论文’困境,并打通‘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产业生成样本。”市经济信息委负责人表示,在推动“研究院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我市将建立“综合型+专业型”研究院矩阵,建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三生共融”产业园区,以及完善多层次产业基金体系。

  招式一

  建立研究院矩阵

  培育“硬科技”企业

  “研究院经济”是指打通前沿科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整个创新链条的重要载体,包括****及国有平台、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及专业机构等建设的具备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中试验证等多项功能的各类产业研究院。

  投入市场化运营,是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关键一跃”。

  “通过完善‘综合型+专业型’研究院矩阵,我市正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更多‘硬科技’企业。”市经济信息委负责人表示,其中“综合型”研究院由****部门牵头,“专业型”研究院则由高校院所及行业企业主导。

  例如,位于璧山区的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高新院),近年来,其多个孵化企业推出的国产化航空航天传感器、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等前沿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在市场端“叫好又叫座”。

  作为****部门牵头、市国资委控股的科技推广服务企业,重庆高新院与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孵化企业等实施一体化发展,形成科技成果转化闭环,实现“左手接课题、右手拿订单”,把创新链“实打实”做成产业链。

  又如,我市首批市级产业创新综合体之一,由重庆两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和重庆三航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三方共建的“轻量化材料及低成本精密制造产业创新综合体”,则是由行业企业主导的研究院平台。

  “这类由龙头企业结合自身需求,聚焦市场布局及行业应用而创建的技术创新类平台,可推动更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新技术、新产品,成为支持企业发展和壮大产业的有生力量。”市经济信息委未来产业处人士表示。

  招式二

  建设“三生融合”产业园区

  帮助初创企业从小苗变大树

  “研究院经济”的发展导向,是推动产业发展、加速企业生成。壮大初创型中小企业,要为它们提供完善的孵化环境。

  今年初,我市启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聚明显、创新活跃、生态完善的中小企业生态家园。日前,首批10个市级中小企业生态家园名单已出炉。

  江津区重庆西部食谷食品产业园便是其中之一。园区一家由大学生创业团队创立的生物科技企业,研发的宠物洁齿骨产品近年成为市场“爆款”,单品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入驻该产业园以来,从税务到工商等一揽子营业手续实现“一站式办理”,得以专注宠物食品研发投入,目前已形成多项专利,产品持续走俏。

  “中小企业生态家园是集中连片、规模适中、产业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空间载体,通过聚焦企业成长阶段对技术转化、产业链合作、人才培育等需求,形成产业聚合、科技转化等生态体系,将促进优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市经济信息委负责人表示,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齐备、“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中小企业生态家园,是发展“研究院经济”的重要补充。它们通过为孵化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发展空间,促进初创型企业由“小苗”变为“小树”“大树”。

  按照《重庆市中小企业生态家园工作方案(2024—2027年)》,计划到2027年,全市将累计建成20个中小企业生态家园,集聚初创型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

  招式三

  完善多层次产业基金体系

  为科创产业升级注入动能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往往需要“资金先行”。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通过完善多层次产业基金体系,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网络,形成全链条产业基金投资矩阵,充分发挥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关键作用。

  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工融创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已完成1000万元缴款及备案,标志着西部首只金融资产股权投资业务试点基金在渝落地,将重点投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领域,助力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完善多层次的产业基金体系,我市近年来在产业基金建设方面“动作不断”。

  例如,两江基金是两江新区主要的产业基金投资平台,2018年以来累计多轮投资赛力斯项目,推动后者从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升级;先后投资万国半导体、锐石创芯等多个项目,支持一批优质半导体原材料及装备、晶圆封测等项目在渝落地发展。

  在科创领域,两江基金同样活跃。近两年来,两江基金先后设立两江专精特新基金、明月湖畔基金、明月湖种子基金等3只科创类基金,扶持壮大200多个科技创新项目。

  又如,由重庆渝富控股集团联动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成为带动重庆先进制造业投资的“最大助力”。这笔基金重点投向我市先进制造产业集群、数字经济、企业孵化平台等领域,并根据产业发展战略实行动态调整。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培育“大规模、多层级、市场化”产业基金集群,各类资金力量将助力我市不断壮大“研究院经济”,绘就制造业发展蓝图。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
发展“研究院经济” 重庆有三招
重庆计划3年内培育产业研究院50家以上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9月在重庆举行 五
数智赋能 资金直达——重庆着力破解小微企业融
第十届“创客中国”智能机器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
建好明月湖实验室 打造制造业“产业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