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发布 深圳东莞上海分列前三
13日开幕的“2005年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首次发布了《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报告》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在国内首次推出“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并以此为依据对GDP排名前100位城市生活质量进行了排行。
排行榜(见附表)显示,生活质量排在第一位的城市是深圳,第二是东莞,上海、北京分别第三、四位。重庆列第60位,成都则列第45位。
这个结果,是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与新华网自今年8月以来,联合推出的一项调查得出的。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70万人次参与此次活动,提出过很多建设性意见。
《报告》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生活质量的基础。但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不等于城市生活质量高,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生活质量并不完全成正比。据悉,本次峰会围绕“创新城市管理,创造城市价值”这一主题,开展包括主题论坛、圆桌会议、专题演讲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活动,堪称中国城市界一次历史性的盛会。
课题组组长连玉明解读重庆城市发展
明天的重庆今天的上海
日前,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研究课题组组长、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做客新华网谈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时,就重庆的城市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从空间布局讲重庆不完全是城市
连玉明说:“我个人认为,明天的重庆就是今天的上海。重庆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我非常看好重庆。但是,现在的重庆和上海与国际化大都市还有很大差距。从空间布局来讲重庆不完全是城市。因为它的九个主城区在整个重庆直辖市中占的面积很小,而它的库区和黔西走廊面积很大,重庆大部分地区还是农村,所以重庆的问题是如何推进城市化的问题。”
未来五到十年推进城市化主战略
连玉明说:“重庆的发展很可能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第一,重庆一定要把推进城市化作为未来五到十年的主战略。城市化问题搞好了,重庆就能够健康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城市化是重庆发展的生命线;第二,重庆首先要把主城区的都市圈这个中心搞好。因为城市具有城市的特点,城市的特点是有中心无边界。如果重庆主城区的都市圈搞好了,就能够发挥巨大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通过聚集和辐射带动重庆的发展;第三,最近对重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对重庆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次修编一定要坚持三个优先,就是社会事业要优先、基础设施要优先、城乡统筹要优先。通过三个优先,把城市修编落到实处。
城市规划要给未来留下空间
连玉明说:“除了三个优先之外,还要实现三个优化:第一,优化空间布局。重庆的规划不能够按照现实需求去规划未来,在优化空间布局的同时要给未来留下发展空间,看得长远一点;第二,优化产业结构。重庆要成为大西南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必须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下工夫。尤其是要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接轨,和西部大开发接轨,和成都形成现代制造业的产业带;第三,优化发展环境。重庆虽然是直辖市,但它是一个西部城市,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城市,市场化程度、开放度尚有不足。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到重庆的发展。”据新华网
12个关键因素影响城市生活质量
该项《报告》指出,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12个关键因素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衣”主要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食”主要看恩格尔系数及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住”主要看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行”主要看交通便利度;“生”主要看适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老”主要看社会保障覆盖率;“病”主要看医疗卫生体系是否建立;“死”主要看人均预期寿命;“安”主要看公共安全以及非正常死亡率;“居”主要看人居环境;“乐”主要看文化娱乐休闲;“业”主要看城市能否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
此外,报告认为未来5至10年城市发展十大愿景是:平价医疗、社会保障全覆盖、诚信、迁徙自由、扩大中等收入者、阳光****、节水节能节约、防治艾滋病、公共安全、无差别教育。综合
生活质量是城市价值核心
在这次城市论坛峰会上,专家们以“创新城市管理,创造城市价值”为主题,深度聚焦中国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管理领域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将给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负责这次论坛的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对“什么是城市的价值”进行了定位:长期以来不少城市奉行的“GDP为王”的发展观,需要深刻反思了,越修越高的大楼、越修越大的广场并不是城市的价值,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是城市价值的核心。
北京市社科院院长朱明德在发言中认为,城市有最壮观的景观,也有角落。城市角落是发展当中木桶效应的最短板。城市的角落又是城市发展的潜在价值所在。如果我们有好的想法、好的一些设想,把高楼大厦推倒再建,基本上可能性不大。但是城市的某些角落,只要有条件改造,就能实现我们的梦想,可以把脏乱差的地方变成一座宏伟的大厦,会变成一座小的公园。
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连玉明认为包括以下四点:第一,最好的城市是先规划、后建设的城市。当前,中国城市之所以出现了种种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先建设后规划,边建设、边规划,甚至是滞后的,这就导致了城市建设的无序开发和城市徘徊的不可逆转。第二,最好的城市是能够把握成长关键期的城市,即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达到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上时。第三,最好的城市是适宜人居住的城市。第四,最好的城市是在建设方面与众不同的个性化城市。综合
落选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
杭州市民大反思
本报综合消息素以“住在天堂”自豪的杭州人的自信心,最近受到了不小冲击。****文明委日前公布“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呼声甚高的杭州榜上无名。
这些年,杭州获得了不少城市评选奖项,如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福布斯2005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位”等。此次“落榜”,除了少数杭州人对测评办法质疑外,更多市民则在反思,杭州是不是确实还存在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并认为这是一次为建设文明城市献计献策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