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以为会被罚50万元,我几天睡不着觉。”杨家坪叮当兔餐饮公司老板郑祥萍,在餐饮界摸爬滚打了七年,生意做到了全国,加盟店都有十多个,可是因为不懂相关连锁经营法规,辛苦经营起来的叮当兔品牌差点遭遇“灭顶之灾”。
危机
险被商务部罚50万元
今年2月,家住四川遂宁的奉某,加盟叮当兔连锁店。叮当兔发展到了遂宁。
经营数月后,奉某的店面发生严重亏损,他认为叮当兔总公司,没有全力帮助他,甚至怀疑“叮当兔”不具备加盟许可资格。他随后便向商务部提交了诉状。商务部随后向市商委反映了此事,市商委立案开展调查。
昨日,叮当兔老总郑祥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接到商委通知,自己才慌了神。“只知道开餐馆,要接受工商、卫生、消防的检查,还不知道商委也是主管部门。”
郑祥萍立即抱来特许加盟的资料查询,发现按照商务部2007年5月1日颁发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企业在开展特许加盟业务前必须备案,只在省内开店的,向当地商委备案,跨省开展业务的,必须向商务部备案。按照《条例》规定,违规开展加盟业务的企业,最高将面临50万元的罚款。
“如果被罚50万元,企业肯定要垮掉。”郑祥萍那段时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往市商委就跑了四趟。
转机
仅加盟未备案只罚1万
市商委调查后认为,根据法规规定,她开设叮当兔餐馆连锁的时间是2002年10月1日,由于开设时间在《条例》颁布之前,因此不受条款的限制。但是由于叮当兔发展特许加盟业务时,没有向商委进行备案,因此依法对她处以了1万元的罚款。
拿到《处罚通知书》后,郑祥萍大呼幸运,认为逃过一劫。“平时喜欢琢磨搞加盟,喜欢搞特色菜。这次长了见识,不懂法,还要吃亏。”郑祥萍说,被处罚后对于公司的加盟业务,放缓了发展步伐,菜品创新也放慢了。自己买了大量相关法律书籍,没事就翻翻学习。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李澜 实习生 邹娜采写
经营餐饮七年、生意做到全国的叮当兔险遭灭顶之灾
半数餐饮老板 平时不学法
新闻观察
市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徐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的餐饮连锁企业大约有300多家,至少半数的企业老板,只喜欢挖空心思搞经营和菜品创新,不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
“这些企业老板会花大价钱来研发新的菜品,因不懂法最后可能是为他人做嫁衣。”徐赜说。据悉,在发展特许经营的加盟商上,就有《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批露管理办法》等多部政策法规。这些政策对于特许加盟有明确规定,经营者违反条例的,轻则处以1万元罚款,重则可处以50万元罚款。
“我市很多餐饮连锁企业,都经不起细查。”徐赜称,在经济危机下,餐饮行业吸引了不少社会资金进入,竞争更加激烈,不管是企业还是加盟商,在连锁发展做大做强过程中,更应该熟知这些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