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庆三大乡愁:第一道大门、东华观、 古巴渝十二景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5-5-28 14:12:15重庆人的“乡愁”在哪里?原汁原味的古村镇如何保护?昨日,在江津举行的2015年中国名城委西南片区会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李先逵抛出了这个问题。
李先逵曾在重庆生活近30年,认为老重庆的“三大乡愁”,是重庆“第一道大门”、最老木建筑东华观和古“巴渝十二景”。
李先逵解释,重庆的“第一道大门”,并不是指具体的“九开八闭”十七座老城门,而是指重庆城的“关口”、“山门”,这个位置就在南岸弹子石大佛寺。历史记载,大佛寺大佛建于元代末期,是明玉珍称帝重庆时,令任职于都察院的邹兴所造。因此,古时乘船溯江而上,抬头看到大佛寺,就知道重庆城到了。一边是大佛寺、一边是文峰塔,成为天然的“老重庆大门”。
重庆最早的木质建筑东华观藏经楼,则隐身在渝中区凯旋路,修复工作即将启动。
古“巴渝十二景”,是1760年巴知县王尔鉴评定的,分别是金碧流香、黄葛晚渡、桶井峡猿、歌乐灵音、云篆风清、洪崖滴翠、海棠烟雨、字水宵灯、华蓥雪霁、缙岭云峡、龙门浩月、佛图夜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李晓龙说,拥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是一种荣誉,而保护它们要成为一种责任。李先逵认为,重庆保护得较好的有石柱西沱、綦江东溪和江津塘河、白沙等。
据了解,江津中山将在古镇下游1.5公里处,启动“清溪长街”的建设,建酒店、餐饮、购物等接待设施,风貌也与古镇保持一致,解决古镇的承载问题。记者 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