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为了响应“健康重庆”号召,市奥体中心首次向市民推出免费开放日。3月10日、4月14日和5月12日,3天下午14:00到17:30免费开放时间段,市民可到塑胶跑道上免费锻炼。
奥体中心可说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2002年,游泳馆建成投用;2004年,主体育馆落成,定位为我市的国际化赛事举办中心。
但5年后,这个投资数亿元的宏伟建筑,在承接完赛事、演出后,往往变得冷清、荒凉。
由于体育场馆通常只是为了单一的赛事而建,在设计、建设阶段,也经常忽略赛后如何利用、如何更大限度的向市民开放等重要问题。
为何只搞3天?市奥体中心主任助理李波说,由于管理的问题,所以不敢彻底对外开放。但希望通过3天免费开放,能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领略奥体体育场的感觉,如时机成熟,会进一步增加对外开放。
根据《“健康重庆”体育行动计划》,到2012年,全市所有区县都要建有标准体育场馆,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1㎡以上,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要达到40%。
针对市民除有赛事、演出外,奥体中心大多大门紧锁,开放就要收钱的质疑,李波认为这是市民的误解。“因为考虑到内场清洁卫生和设施损耗,之前一直有50元包月的有偿开放,尽管价格不贵,但办卡的还不足100人。”
李波介绍,奥体中心断奶后,完全靠自己挣钱过日子。如果算上8.5亿元的建设成本、设备折旧,这账肯定是亏的。刨开这些,这两年基本上是平过,收入主要来源于游泳馆会员卡、门面租金收入。不过,今年两大馆场该大修了,就需要上千万元资金,还不知从哪儿筹措?
其实在主城,如沙坪坝这个数十万人的城区,目前只有一个很旧的体育场馆,一到周末人多得不得了。主城其他城区市民,也面临同样问题,市民对此颇有微词。如北碚体育场原是一个有400多米标准环形跑道的露天运动场。2005年12月竣工后已锁了3年多。直到上周一,才向市民免费开放锻炼。
实际上,随着“健康重庆”理念的提出、实施,各区县体育场馆建设少见的提速了,永川、合川、涪陵、万州、黔江等区县,也纷纷开建或建成体育场馆。但与奥体中心体育场相类似,除有赛事、演出外,这些大型体育场大多大门紧锁,开放就要收钱。
针对市民呼吁能有更多机会到体育场馆锻炼,或者开放时能降低门槛,少收费,李波表示,从国内外城市经验来看,体育场馆大多要收费,主要用于日常运营、维护成本开支。“尽管体育目前在重庆仍是弱势产业,但我们仍尝试增加文化元素,实现以场养场。”
奥体中心扩容求生存
意欲借全球最大体育赛事推广商之力盘活场馆
上周,市体育局透露,已空置5年之久的奥体中心周边空地,将修建一座西部一流的综合馆,建设规模将从过去规划、设计的6000座,扩容至12000—13000座,相当于人民大礼堂的3倍多。
市体育局副局长徐青介绍,其实按几年前的规划,奥体周边的空地早该建立起具备国际办赛标准的综合馆。但现在的奥体中心,其实只是最初规划的“半个”,仅仅能承办足球、田径和游泳赛事。
徐青表示,综合馆建设是全市十大公益设施之一。市****1月底已批示,要求市建委、市规划局进一步论证,做好方案设计、可研报告。“今后综合馆的内场面积为4000平方米,可承接国际大型赛事,包括对室内面积要求最高的体操赛事。”
综合馆规模扩容后,赛事、演出收入能养得活吗?徐青表示,美国安舒茨集团(AEG)看好重庆赛事、演出市场潜力,多次跟我市相关部门接触后,有意盘下建好后的综合馆。
据悉,AEG是全球最大的体育赛事、现场娱乐活动的推广商,旗下拥有12支职业球队,87个体育场馆,每年在全球承办近4000场大型演唱会和高水平赛事,是NBA在亚洲地区的独立合作伙伴。目前,AEG在我国已有北京五棵松、上海浦东世博演艺中心和宁波东部新城综合场馆等合作项目。(记者 陈林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