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星座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人文频道 > 重庆人文

重庆建首个自然保护区陈列馆 成微缩版生物宝库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4-12-9 15:20:14

重庆建首个自然保护区陈列馆 成微缩版生物宝库

  大巴山陈列馆里的动植物标本。(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陈列馆供图)

  在城口县北大街,有一栋11层的楼房,这是城口行政综合楼,灰白发黄的墙壁上满是时间留下的印记。楼下匆匆而过的人们,极少有人知道,在这栋不起眼的建筑的三层和四层里,竟然隐藏着我市首个自然保护区陈列馆,并将于明日开馆。

  12月8日,在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饶东升的引领下,记者走进陈列馆,寻找着被认为已从地球上消失多年的物种,感受生命的神奇。

  最古老:“植物界恐龙”崖柏

  小小的陈列馆面积仅有1000多平方米,却包罗万象,不仅有红豆杉、珙桐等各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还有林麝、豹、云豹、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这些众多珍奇野生动植物里,陈列馆进门处一株小小的矮树,看起来是那么普通。它的表皮有着薄的鳞片状外树皮和纤维状内树皮,水平或上升分枝,形成特有的扁平、浪花状小枝系,每小枝有4行细小的鳞片状叶。

  “别小看它,这可是我们的镇馆之宝。”见记者有些疑惑,饶东升介绍说,这是起源于恐龙时代白垩纪的孑遗植物崖柏,是植物世界里极其罕见的“活化石”。

  100多年前,一位法国传教士在城口南部首次发现崖柏,此后再没有人发现其踪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便将崖柏列为了我国已灭绝的三种植物之一。

  为什么已经“灭绝”的崖柏又出现在了陈列馆里呢?

  原来,1999年10月,重庆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骨干调查队在城口考察时,偶然发现了已“灭绝”的崖柏野生居群,并采集到带球果的标本,次年便通过《植物杂志》向全世界宣布“崖柏没有灭绝”。

  “崖柏是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有的物种,为了保护它,县里建起了崖柏种子繁育基地,明年就能出圃栽植。”饶东升介绍。

  最抢眼:“风雨雷电”自然景观

  离开崖柏,饶东升带着记者穿行在馆内的“亚热带森林”展区。只见一只猕猴攀爬在树枝上伸长手臂,云豹潜伏于阔叶林中伺机捕食,溪流里一条大鲵游得自由自在……尽管这些动植物都是标本,却是如此的活灵活现。

  正当记者对这些标本看得津津有味时,展厅内突然响起一声炸雷。这是怎么回事?

  “呵呵,你触到了‘风雨雷电全息投影仪’的开关,风雨雷电一下就出来了。”原来,为了模拟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气候,工作人员特意在馆内设置了“风雨雷电全息投影仪”,让参观者在观赏各种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同时,能够最直观地体验大巴山多变的气候。

  最多样:生物宝库的“微缩版”

  “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我们的陈列馆称得上是这个宝库的‘微缩版’。”在保护区工作多年,饶东升对保护区的各种动植物了解颇深,对于这个全市首个自然保护区陈列馆,他更是了如指掌。

  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陈列馆,真能直观地体现保护区生物的多样性吗?

  “别看我们的陈列馆面积不大,但馆藏的标本是极其丰富的。”饶东升介绍,目前,馆内共有各类昆虫标本1200多份,其中包括“国宝级”的中华虎凤蝶等多种野生蝴蝶,植物标本100多份,脊椎动物标本200多份。

  “当然,馆藏的动植物标本,只是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数野生动植物的一小部分。陈列馆之外,才是这些野生动植物真正的家园。”饶东升介绍说。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
重庆新增一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98年前的一篇报道披露重庆早期工运细节
“重庆限定”版的夏日浪漫!这场在嘉陵江畔奏响
重庆山城巷:漫游空中街市,体味巴渝魅力
“红岩丹心”主题美术展在重庆开展
种粮如何赚钱?这些“达人”有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