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留言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西三角动态 > 重庆板块

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简况
  2005/8/3 14:29:35


 

重庆,一座充满动感和韵律的城市。生机勃勃的巴渝大地,日新月异的城乡变化……这一切,都得益于****直辖和西部大开发开启了重庆历史的新航程。 

****直辖——重庆腾飞的翅膀 

将历史翻回1997年,直辖之初的重庆,百事待举。面对难题,自强不息的重庆人,肩负着****交办的“四件大事”,用智慧和汗水,实现了工作的稳步推进: 

大事之一:扶贫攻坚万众一心。重庆3100万人中,三分之二居住在农村,这就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市情。重庆人立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点上,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线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起城乡联系大通道;面上,分类指导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生态经济区等三大经济区的发展。 

为使农民增收致富,重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三百工程”相继实施,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每年都多渠道筹集投入10亿多元,推进十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出台了用地、户籍、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6项配套扶持政策,实施百个经济强镇工程;采取了培训补助、输出奖励、费用减免、权益保障、回乡创业等5大措施,实施转移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工程,先后有613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全社会广泛参与开发性扶贫,扶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直辖初的12个国家级、8个市级贫困县已成建制脱贫,贫困人口由366万人减至65万人。 

大事之二:百万移民有序搬迁。三峡100万移民被称为“世界级难题”。移民工作的重点、难点都在重庆。重庆库区动态移民达107万人,占库区移民的85%以上。重庆人把大规模的移民迁建、城镇复建、产业重组、功能重构当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经过艰苦努力,已搬迁安置移民81.47万,其中异地安置13.98万,库区基础设施和城镇各项功能得到完善,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复建房屋1338万平方米,移民人均住房面积比搬迁前增加了10多平方米。移民的教育、文化和医疗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针对库区出现的产业空虚问题,重庆人又开始了认真实施《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移民“安稳,致富”。 

大事之三:国企改革波澜壮阔。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重庆集“东北现象”和“西部现象”于一身。直辖初,国企历史包袱沉重,结构性矛盾突出,负债率都在8090%。为突出重围,重庆响亮提出:举全市之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5444”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顺势萌生。计划到2010年,工业经济总量、工业集中度、工业经济效益和质量、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人民生活和就业水平实现“五个显著提升”;集中力量发展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高新技术“四大重点产业”;抓好优化调整生产力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四大战略任务”;实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发挥人才支撑保障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四大保障措施”,走一条有重庆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几年来,全市三分之二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股份制经济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以上。国有经济比重由直辖前的70%下降到50%以下,非公有制经济支撑起重庆经济的半壁江山。2000年国有企业实现了整体扭亏,此后,企业盈利连年大幅攀升。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3%,利润增长40% 

大事之四:生态重庆魅力初现。生态安全是重庆肩负国家和民族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全市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环保,直辖八年共投入200亿元实施小流域和水土流失治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青山工程”。城市大气和噪音污染得到明显控制,一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成投入运行,库区水质保持在Ⅱ、Ⅲ类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初见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西部大开发——重庆加速发展的引擎 

西部大开发战略,吹响了重庆城乡加速发展的号角。重庆,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变化着: 

变化之一:经济实力跃升台阶。在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能快则快尽量快”思路指导下,重庆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重庆速度”,GDP增长一年一个台阶。2004年成为直辖以来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6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0.5%,绝对数是1996年的5.5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5%200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上,281个参评城市中,重庆排名第12位,列西部城市第一。 

变化之二:交通建设提速发展。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全市交通建设大提速。几年时间,“八小时重庆”主干工程和“半小时主城”畅通工程先后建成,最边远区县到达市区的时间由过去的2天缩短到现在的8小时,主城九区间的通达不超过半小时。铁路、高速公路、空港机场、航运码头建设此起彼伏。重庆人把交通发展目标整整提前了10年,“天堑变通途”的世代憧憬,正快速变为现实。到2010年全市将形成高速公路“二环九射”、铁路“一环八射”、机场“一大两小”、水运“一干两支”,结合管道运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变化之三:对外开放内外并重。近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