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第一网!!
首页 新闻中心 汽摩房产 经济 交通 规划 金融 旅游 美食 区县 西部 图片库 摩天迷 宣传片 IT CBD 女性 星座 许愿墙 解梦 算命 论坛
人文频道 > 重庆人文

天上有颗星星叫“重庆” 1978年发现并命名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4-11-16 23:57:44

重庆天文爱好者“剪刀”拍摄的昴星团

  重庆天文爱好者“剪刀”拍摄的昴星团

广州天文爱好者袁凤芳和她的星空

  广州天文爱好者袁凤芳和她的星空

  几天前,一颗小行星被冠以“嫦娥之父”的名字,“欧阳自远星”。从此,在浩渺星空,又多了一个名字,此前已有“金庸”星、“汶川”星……

  记者采访得知,其实,天上早已有颗“重庆星”。

  但是,谁发现了这颗星星?为什么叫“重庆”?日前,记者采访多位专家,都不得而知。

  1978年被发现

  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负责人杨捷兴日前向本报证实,紫金山天文台曾命名一颗“重庆星”,但已经很久了,具体情况说不清楚。

  重庆天文科普协会理事吴教授也告诉本报:“有,天上有颗重庆星。”但关于星星的具体情况,吴教授同样回答,“具体情况不清楚了”。

  前天,吴教授查询后,提供给记者一些资料——重庆星,1978年11月26日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并命名。

  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在至少4次回归当中被观测到,轨道又能确定后,才能得到永久编号。记者搜索发现,“重庆星”编号3011,位于小行星带。

  吴教授告诉记者,小行星不像彗星有长长的尾巴,往往亮点很低,“看见的难度很高。”

  天文爱好者“剪刀”说,自己的设备在业余爱好者中算高级的,能拍暗弱的天体,但“拍小行星难度更高”。

  “星梦情缘”猜想

  小行星发现者有命名权。命名经国际天文联合会审议通过后,成为该天体永久名字,获各国公认。

  “名字不能超过16个字母,不能用宠物命名等,在国外,商界政界人士也不能命名。”曾获小行星命名的袁凤芳对本报说。

  “重庆星”到底是怎么来的?

  猜测1:用地名当名字是惯例

  记者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只有山西没有“上星”;省会城市中,也有约一半还没“上星”。但一些中小城市“上星”了,如新疆塔什库尔干、云南姚安等。

  还有不少小行星以山、湖、景点等命名。

  猜测2:发现者是重庆人?

  1998年5月4日,北大建校100周年。一个学子送给母校的特别礼物公布——一颗最新发现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北京大学”星。

  当然也可能是“重庆星”的发现者祖辈是重庆人。比如广州天文爱好者叶泉志发现的1小行星以其祖先叶懋命名为“始祖懋”星。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10930号小行星,就因为发现者爱武侠,便被取名为“金庸”星。

  而台湾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因为发现者都是周杰伦粉丝,被命名为“周杰伦星”。

  那么,发现“重庆”星的人,可能只是喜欢吃重庆火锅。

  猜测4:也许是“脑洞突开”

  小行星命名似乎很随意。有社会团体“希望工程”星;音乐团体“维也纳爱乐”星;重大事件“北京奥运”星、“汶川”星等。

  还有“马铃薯”星(纪念国际马铃薯年)、“博文约礼”星(香港中文大学校训)等。

  所以,命名重庆星,也许只是发现者,突然“脑洞大开”,觉得“重庆”这两个字不错。

  追星星的人

  袁凤芳:她的名字在天空闪烁

  小行星是唯一可根据发现者意愿命名的天体,命名具有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是国际公认的一项殊荣。

  那么,“普通人”要如何才能获得小行星命名,永垂史册?

  昨天,记者采访了广州天文爱好者袁凤芳。这个85后妹子不但发现了“高雄星”,还有一颗以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正闪烁星空。

  “哇,好多好多星星啊。这是什么星啊?”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拉着两位堂哥哥的手激动地说。

  当时她回东莞老家,第一次看到整片繁星,她被震撼了。这成了她“星梦”的开始。

  “上高一时,我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望远镜,牛顿反射式望远镜,花了800多块。”袁凤芳回忆,第一次,看见了火星,“当时很激动。”

  2009年3月,袁凤芳参加了台湾蔡元生天体搜寻计划。台湾检测员提供影像资料,大家从中找寻小行星的轨迹。

  袁凤芳说:“3月19日,我一口气上报了5颗未知小行星,然而,没超5天,就得知,它们的数据都被用了。大哭了一场。”

  她介绍,外国很多顶级望远镜在扫描天区的小行星。“几乎没有空余天区给我们扫描。”

  无奈之下,她用人工看图和外国的电脑对比竞赛。“两眼看得通红,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发现“高雄星” 获赠“袁凤芳星”

  2009年3月20日,袁凤芳上报9颗未知小行星,其中有一颗就是新发现的。“蔡元生是台湾高雄人,所以申请命名为高雄星。”

  “按规定,小行星不能以发现者自己的名字命名。”袁凤芳说,2013年与“高雄星”同期发现的另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凤芳星”,“是个浙江同好发现的。”

  平时能不能看到“袁凤芳星”和“高雄星”?袁凤芳说,只有冲日的时候才能看到,平时太暗,很难找到。

  目前,袁凤芳身兼数职,都跟天文有关,为拍到好照片,她常拖着十几公斤重的器材去外地,睡帐篷是常事,“追星没听上去浪漫。”

  更多追星星的人仅仅是因为爱上那片美妙的天空。

  那么,天文爱好者平时去哪看星星?这个爱好到底要花多少钱?日前,记者采访了多名重庆天文爱好者。

  800块就可入门,但没有上限

  因为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周一鸣爱上了天文。

  如今,他已经是个有20年资历的业余天文爱好者。他们的QQ群集中了700多个重庆天文爱好者。

  据他介绍,爱天文,并没想象中贵,800-900元的望远镜也能入门,“能看月亮和太阳系的行星。”

  也有玩“烧钱”的,他们被统称为“深空党”。

  深空党的设备更高级,可以拍到星云、星系、彗星等。“深空党加起来也就10来个人。”周一鸣说。

  重庆网友“剪刀”就是个“深空党”。他的设备价值约三四万。他坦言:“这个坑没有止境。”


 [点击评论]

更多>>   相关资讯
重庆新增一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98年前的一篇报道披露重庆早期工运细节
“重庆限定”版的夏日浪漫!这场在嘉陵江畔奏响
重庆山城巷:漫游空中街市,体味巴渝魅力
“红岩丹心”主题美术展在重庆开展
种粮如何赚钱?这些“达人”有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