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前荷兰驻华大使杨乐兰9岁时随荷兰外交官父亲杨连山在重庆生活时的留影
▲1943年荷兰大使递交国书后的合影
说起荷兰,大家都知道是郁金香王国,可你知道么,荷兰的中文名字诞生地竟是在重庆!
昨日,电视纪录片《沧浪万里长》举行首映式,该片讲述以重庆为主题的中荷70年历史关系,通过采访当年在重庆工作的荷兰外交官后人,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浮出水面。该片时长72分钟。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介绍,因为研究大后方抗战,3年前他开始关注荷兰,组织团队进行学术研究。去年,中国与荷兰****决定设立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筹馆期间,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谭敬南找到他,希望帮助拍摄一部纪录片,双方一拍即合。
随后,周勇和重庆广电集团有关人员组成的摄制组,在重庆与荷兰两地拍摄,历时8个多月拍摄制作了这部纪录片。
据了解,该片将于11月18日前后在重庆卫视晚间黄金时段首播,《新闻解码》重播,随后将在荷兰国家电视台、全球各大视频网站推出。
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谭敬南介绍,11月21日,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将正式开馆,这是继在北京设立大使馆,在广州、上海和香港设总领事馆之后,该国在中国设立的第四个也是在中西部地区设立的第一家总领事馆。
据了解,在开馆当天,荷兰外交官、汉学家高罗佩的一双子女向三峡博物馆捐赠的100多件高罗佩的珍贵文物将与观众见面,三峡博物馆将为其开设永久展厅。
重庆晚报记者 罗静 任君 摄影报道
和兰变为荷兰
Holland最初的翻译是“和兰”。
1943年12月,荷兰驻重庆大使馆向国民****外交部递交了备忘录,提出更改其国名的官方译名“和兰”,第一个字为和,而日本也是用这个字指代其国家,很容易混淆。当时,有人将Holland的中文译名写成荷兰,所以荷兰外交官在备忘录中请求将这一译名官方化。
1944年3月,国民****做出回应。1944年4月29日荷兰驻重庆使馆发布通告,就此变更知会所有相关部门和其他外国使领馆。就这样,重庆成为Holland中文译名“荷兰”的诞生地。
国民********请客菜品
1943年,中荷双方关系升格为大使级,重庆成为荷兰首个驻华大使馆诞生地。
在荷兰国家档案馆里,西南大学教授、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找到了一套1943年国民****外交部长给荷兰首个驻华大使罗芬克的外交照会档案,附有一份递交国书时的礼节安排表,有众人站位。上面标注,当时国民********林森站1号位。
国民****外交官的后人、来自荷兰的张克雷还找到了当天午宴的菜单,以及出席宴会的林森、孔祥熙、何应钦、孙科等人的亲笔签名。
午宴菜单分别用中文和法文标注,共5道热菜,包括清蒸鲜鱼、白脱焗鸡、明炉乳猪、奶油鸽蛋、1道什锦冷盆、2道点心、1道水果以及红茶和鲜乳两种茶饮。
大使女儿结婚宋美龄送旗袍
纪录片透露,当时荷兰外交官们最有趣的集体休闲活动是周日登山远足。在苏联驻重庆大使馆的一次招待酒会上,荷兰驻华大使罗芬克认识了刚到重庆的法国驻华大使的女儿梅理霭小姐,于是邀请她加入周末登山队,梅理霭欣然同意。派去接梅理霭的,是年轻英俊的荷兰使馆武官陆军少校濮乐臬,一场恋爱由此开始。
几周后,两人在重庆宣布订婚,蒋介石和宋美龄,以及毛泽东、周恩来都送上了结婚礼物。现居荷兰的梅理霭仍然记得,宋美龄送给她的是一件旗袍,“她是一个很美丽的女人,我们的身材尺寸完全一样。”
意外发现1945年中荷条约原件
在荷兰,周勇意外发现了当年中国****与荷兰****签订的《中荷关于放弃荷兰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约》(简称《1945年中荷条约》)原件。这份原件表明,1945年,中国就和荷兰解除了不平等条约。
周勇介绍,该条约存放在一个精美的盒子里,保存完整。抗战时期,中国废除了与西方国家的不平等条约。“此前,我们曾经尝试在大陆和台湾地区找寻这一类珍贵的档案资料,但一直没有任何发现。”